广西国家级产业园区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一、绪论 | 第10-15页 |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背景 | 第10页 |
2、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3、研究述评 | 第12页 |
(三) 本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1、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2、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二、产业园区理论基础与发展状况 | 第15-21页 |
(一) 产业园区的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1、产业园区的概念 | 第15页 |
2、产业园区的分类 | 第15-17页 |
(二) 当代产业园区发展状况 | 第17-21页 |
1、发达国家产业园区发展情况:经验借鉴 | 第18-19页 |
2、产业园区在我国的发展态势 | 第19-21页 |
三、影响广西国家级产业园区发展的因素分析 | 第21-31页 |
(一) 广西国家级产业园区区域背景分析 | 第21-24页 |
1、区域产业基础分析 | 第21-23页 |
2、区域综合运输条件分析 | 第23页 |
3、区域扶持政策优势分析 | 第23-24页 |
(二) 广西国家级产业园区基础建设分析 | 第24-25页 |
1、园区基础设施 | 第24页 |
2、园区交通条件 | 第24-25页 |
(三) 广西国家级产业园区发展潜力分析 | 第25-27页 |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 | 第25-26页 |
2、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 第26页 |
3、西江黄金水道开发 | 第26-27页 |
(四) 广西国家级产业园区创新能力和支撑条件分析 | 第27-31页 |
1、创新能力 | 第27-28页 |
2、支撑条件 | 第28-31页 |
四、广西国家级产业园区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 第31-42页 |
(一)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31页 |
1、全面性原则 | 第31页 |
2、客观性原则 | 第31页 |
3、代表性原则 | 第31页 |
4、定性与定量结合原则 | 第31页 |
5、可比性原则 | 第31页 |
(二)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第31-34页 |
1、指标说明 | 第32-34页 |
(三) 评价方法 | 第34-40页 |
1、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 第34-39页 |
2、采用德尔菲法对统计指标量化 | 第39页 |
3、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 第39-40页 |
(四) 结论及分类分析 | 第40-42页 |
五、广西国家级产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第42-46页 |
(一) 广西国家级产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2-43页 |
1、招商能力较弱,机构建设不健全 | 第42页 |
2、园区产业结构雷同,地区之间缺少协调 | 第42页 |
3、创新投入不足,缺乏自主创新 | 第42-43页 |
4、政策支持相对薄弱,贯彻力度不够 | 第43页 |
5、园区与城市新区的融合不够 | 第43页 |
(二) 广西国家级产业园区发展的具体建议 | 第43-46页 |
1、提高招商引资能力,完善配套服务体系 | 第43页 |
2、协调各园区的发展,加强园区间合作 | 第43-44页 |
3、加大创新投入,引导企业自主创新 | 第44页 |
4、完善政策环境,加强贯彻力度 | 第44-45页 |
5、强化要素融合,促进园城互动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