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纳米炭—超滤联用技术去除水中五氯酚的效能与机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5页
   ·课题背景第11-16页
     ·五氯酚污染物及其危害第11页
     ·五氯酚的去除技术第11-13页
     ·膜分离技术的特点第13-15页
     ·膜污染问题第15-16页
   ·粉末炭-超滤联用去除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研究现状第16-21页
     ·活性炭的基本特性第16-17页
     ·粉末炭在水处理领域中的研究现状第17-19页
     ·超滤技术第19-20页
     ·PAC-UF 组合工艺第20-21页
   ·纳米粉末炭的生物效应研究现状第21-22页
   ·研究纳米炭-超滤膜联用技术的目的、意义及内容第22-25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2页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2-25页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5-33页
   ·实验所用到的材料和试剂第25-26页
     ·粉末炭的准备第25页
     ·吸附和超滤实验所需试剂第25-26页
     ·微生物的培养基第26页
   ·研究所采用的装置和仪器第26-28页
     ·粉末炭表征以及吸附实验所用装置第26页
     ·超滤装置第26-27页
     ·微生物培养仪器第27-28页
   ·实验方法第28-32页
     ·常规吸附实验第28页
     ·吸附等温线第28-29页
     ·粉末炭的表征第29-30页
     ·膜水通量的测量方法第30-31页
     ·微生物培养操作方法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粉末炭对五氯酚的吸附效能与机制第33-57页
   ·引言第33页
   ·粉末炭的表征特性分析第33-38页
     ·TEM 分析第33-35页
     ·SEM 以及 EDS 分析第35-36页
     ·粉末炭的物理特性分析第36-38页
   ·粉末炭对五氯酚的吸附效能第38-50页
     ·吸附时间对五氯酚吸附效能的影响第38-39页
     ·粉末炭投加量对吸附效能的影响第39-40页
     ·粉末炭的吸附等温线分析第40-43页
     ·不同 pH 对五氯酚的吸附影响第43-44页
     ·吸附动力学分析第44-48页
     ·机理分析第48-50页
   ·纳米粉末炭的抑菌效能研究第50-55页
     ·抑菌实验概述第50-51页
     ·NPAC 粒径对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第51-52页
     ·NPAC 浓度对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第52-53页
     ·时间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第53-54页
     ·抑菌机理探讨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4章 纳米炭-超滤联用技术对五氯酚的去除效能第57-68页
   ·引言第57页
   ·不同超滤膜对纳米粉末炭的截留性能第57-59页
   ·膜污染机理和模型第59-61页
     ·膜污染机理第59-60页
     ·膜污染模型第60-61页
   ·过滤阻力的影响第61-65页
     ·搅拌强度对膜通量的影响第61-62页
     ·NPAC 浓度对膜通量的影响第62-63页
     ·NPAC 尺寸对膜通量的影响第63-64页
     ·纳米炭对膜通量影响的机理第64-65页
   ·截留效果第65-66页
   ·本章总结第66-68页
结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R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下一篇:CMC-CoFe2O4磁性吸附剂的制备及吸附回收磷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