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 ·微生物油脂概述 | 第10页 |
| ·微生物油脂的应用 | 第10-11页 |
| ·微生物油脂的主要成分及合成机理 | 第11-12页 |
| ·产油微生物的种类分布 | 第12-13页 |
| ·产油细菌 | 第12-13页 |
| ·产油酵母 | 第13页 |
| ·产油霉菌 | 第13页 |
| ·产油微藻 | 第13页 |
| ·常见微生物油脂提取方法 | 第13-14页 |
| ·产油微生物诱变选育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UV 诱变 | 第14-15页 |
| ·离子注入诱变 | 第15页 |
| ·MW 诱变 | 第15页 |
| ·DES 诱变 | 第15-16页 |
| ·激光诱变 | 第16页 |
| ·复合诱变 | 第16-17页 |
| ·产油微生物诱变选育的要点 | 第17-18页 |
| ·出发菌株的选择 | 第17页 |
| ·高产油脂突变菌株的快速筛选 | 第17页 |
| ·高产油脂突变菌株的保存与使用 | 第17-18页 |
| ·影响微生物油脂产量的因素 | 第18-20页 |
| ·环境条件 | 第18-19页 |
| ·培养基组分对微生物油脂产量的影响 | 第19-20页 |
| ·产油微生物培养基优化方法 | 第20-21页 |
| ·发展方向 | 第21页 |
| ·本课题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21-22页 |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第2章 产油红冬孢酵母的诱变选育 | 第24-34页 |
| ·试验材料 | 第24-25页 |
| ·供试菌株 | 第24页 |
| ·实验试剂 | 第24页 |
|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 ·培养基 | 第24-25页 |
| ·试验方法 | 第25页 |
| ·试剂的配置 | 第25-28页 |
| ·菌体的培养与发酵 | 第25页 |
| ·菌体的处理与油脂的提取 | 第25-26页 |
| ·主要指标的计算方法 | 第26-27页 |
| ·诱变方法 | 第27-28页 |
| ·筛选方法 | 第28页 |
| ·油脂提取方法的确立 | 第28-29页 |
| ·UV 诱变 | 第29-30页 |
| ·UV 诱变剂量对致死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 ·UV 诱变筛选结果 | 第30页 |
| ·MW 诱变 | 第30-31页 |
| ·MW 诱变对致死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 ·MW 诱变筛选结果 | 第31页 |
| ·DES 诱变 | 第31-33页 |
| ·DES 诱变组合对致死率的影响 | 第31-32页 |
| ·DES 诱变筛选结果 | 第32-33页 |
| ·筛选体系的建立 | 第33-34页 |
| 第3章 D_(5-2)菌株基础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34-50页 |
| ·试验材料 | 第34页 |
| ·供试菌株 | 第34页 |
| ·实验试剂 | 第34页 |
| ·主要仪器 | 第34页 |
| ·培养基 | 第34页 |
| ·试验方法 | 第34-35页 |
| ·试剂的配置 | 第34页 |
| ·菌体的培养与发酵 | 第34页 |
| ·菌体的处理与油脂的提取 | 第34-35页 |
| ·主要指标的计算方法 | 第35页 |
| ·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35-41页 |
| ·pH 值对 D_(5-2)菌株油脂产量的影响 | 第35页 |
| ·接种量对 D_(5-2)菌株油脂产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 ·发酵时间对 D_(5-2)菌株油脂产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 ·发酵温度对 D_(5-2)菌株油脂产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 ·摇床转速对 D_(5-2)菌株油脂产量的影响 | 第38页 |
| ·装液量对 D_(5-2)菌株油脂产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 ·碳源类型对 D_(5-2)菌株油脂产量的影响 | 第39页 |
| ·氮源类型对 D_(5-2)菌株油脂产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 ·氮源比例对油脂产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 ·小结 | 第41页 |
| ·响应面法优化 D_(5-2)基础产油培养基 | 第41-50页 |
| ·实验设计 | 第41-4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8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48-50页 |
| 第4章 添加前体物质对 D_(5-2)菌株油脂产量的影响 | 第50-62页 |
| ·试验材料 | 第50页 |
| ·供试菌株 | 第50页 |
| ·实验试剂 | 第50页 |
| ·主要仪器 | 第50页 |
| ·培养基 | 第50页 |
| ·试验方法 | 第50-52页 |
| ·试剂的配置 | 第50页 |
| ·菌体的培养与发酵 | 第50-51页 |
| ·菌体的处理与油脂的提取 | 第51页 |
| ·主要指标的计算方法 | 第51页 |
| ·发酵液残糖含量的测定 | 第51-52页 |
| ·单因素实验 | 第52-54页 |
| ·辅酶 A 加入量对 D_(5-2)菌株油脂产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 ·甘油加入量对 D_(5-2)菌株油脂产量的影响 | 第53页 |
| ·柠檬酸钠加入量对 D_(5-2)菌株油脂产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 ·前体物质加入量的的响应面法优化 | 第54-59页 |
| ·试验设计及结果 | 第54-55页 |
| ·回归模型的建立及方差分析 | 第55-57页 |
| ·响应面组图及等高线 | 第57-58页 |
| ·模型的验证 | 第58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58-59页 |
| ·产油脂菌株 D_(5-2)在最优发酵条件下发酵曲线分析 | 第59-62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 缩略语词汇表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