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超量表达氮代谢关键基因对水稻碳氮代谢的影响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缩略词表第13-14页
1 前言第14-27页
   ·引言第14页
   ·植物体内氮的营养第14-17页
     ·植物体内氮的营养功能第14-15页
     ·植物对氮的吸收、利用以及再利用第15-17页
   ·植物铵离子转运蛋白基因研究现状第17-18页
   ·植物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研究现状第18-20页
   ·植物碳氮代谢互作的研究第20-24页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24-26页
   ·技术路线第26-2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7-33页
   ·实验所用的水稻材料第27页
   ·水稻材料的培育和处理第27-28页
     ·水培试验第27-28页
     ·盆栽试验第28页
     ·分蘖期样品吸收氮的分析试验第28页
   ·测定方法第28-32页
     ·光合速率和SPAD值的测定第28页
     ·水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第28-29页
     ·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测定第29页
     ·总碳、总氮含量的测定第29页
     ·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的测定第29页
       ·GS的提取第29页
       ·GS活性的测定第29页
     ·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测定第29-30页
       ·NR的提取第29页
       ·NR活性的测定第29-30页
     ·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活性的测定第30页
       ·RUBISCO的提取第30页
       ·RUBISCO活性的测定第30页
     ·RNA的抽提、反转录和荧光定量PCR第30-32页
       ·RNA的抽提第30-31页
       ·反转录和荧光定量PCR第31-32页
     ·~(15)N含量的测定第32页
   ·统计方法第32-33页
3. 超量表达GS1;1或GS1;2对水稻碳氮代谢的影响第33-52页
   ·结果与分析第33-48页
     ·转基因植株表型和产量的分析第33-34页
     ·转基因植株SPAD值和光合作用的分析第34-36页
     ·转基因植株可溶性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的分析第36-40页
     ·转基因植株总碳、总氮以及碳氮比的分析第40-42页
     ·转基因植株NR、GS、RUBISCO酶活的分析第42-43页
     ·转基因植株碳氮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的分析第43-44页
     ·转基因植株氮的吸收分析第44-48页
   ·讨论第48-52页
     ·超量表达GS1;1或GS1;2对碳氮代谢关键基因的影响第48页
     ·超量表达GS1;1或GS1;2对碳氮代谢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第48-50页
     ·超量表达GS1;1或GS1;2对氮的吸收转运的影响第50-52页
4. 超量表达AMT1;3对水稻碳氮代谢的影响第52-64页
   ·结果与分析第52-61页
     ·转基因植株表型和产量的分析第52页
     ·转基因植株SPAD值和光合作用的分析第52-55页
     ·转基因植株可溶性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的分析第55-56页
     ·转基因植株总碳、总氮以及碳氮比的分析第56页
     ·转基因植株NR、GS酶活的分析第56-58页
     ·转基因植株碳氮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的分析第58-59页
     ·转基因植株氮的吸收分析第59-61页
   ·讨论第61-64页
5. 超量表达GS2对水稻碳氮代谢的影响第64-74页
   ·结果与分析第64-71页
     ·转基因植株表型的分析第64页
     ·转基因植株SPAD值和光合作用的分析第64-65页
     ·转基因植株可溶性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的分析第65-66页
     ·转基因植株总碳、总氮以及碳氮比的分析第66-68页
     ·转基因植株NR、GS酶活的分析第68-69页
       ·转基因植株碳氮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的分析第69-71页
     ·转基因植株氮的吸收分析第71页
   ·讨论第71-74页
6. 研究总结与展望第74-77页
   ·研究总结第74-75页
     ·OX-GS1;1和OX-GS1;2植株产量降低的机制第74-75页
     ·OX-AMT1;3植株产量降低的机制第75页
     ·OX-GS2植株生物量降低、叶片黄化的机制第75页
   ·展望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4页
附录第84-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蓝型油菜硼高效双单倍体群体QW DH的扩建及苗期硼高效QTL的检测
下一篇:外源物质降低白肋烟TSNAs含量及其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