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刑事诉讼证明主体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前言第8-9页
一、我国刑事证明主体界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第9-13页
 (一) 立法上和学理上关于刑事证明主体的界定第9-10页
 (二) 我国刑事诉讼证明主体界定存在的问题第10-13页
二、我国刑事诉讼证明主体界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13-19页
 (一) 把诉讼证明活动等同于认识活动第13-15页
 (二) 超职权诉讼模式对诉讼职能机关的错误定位第15-16页
 (三) 刑事诉讼价值取向的偏差第16-17页
 (四) 法院调查取证权的性质不清第17-19页
三、两大法系刑事诉讼证明主体界定比较及启示第19-23页
 (一) 大陆法系国家刑事诉讼证明主体的界定第19-20页
 (二) 英美法系国家刑事诉讼证明主体的界定第20页
 (三) 两大法系刑事诉讼证明主体界定启示第20-23页
四、科学界定刑事诉讼证明主体的依据第23-30页
 (一) 刑事诉讼证明的性质第23-25页
 (二) 证明责任的内涵第25-26页
 (三) 诉讼证明客体的内容第26-28页
 (四) 混合式刑事诉讼模式的确立第28-30页
五、我国刑事诉讼证明主体的重新审视及立法保障第30-37页
 (一) 我国刑事诉讼证明主体的重新审视第30-32页
 (二) 调整我国刑事诉讼证明主体的法律保障第32-37页
六、结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传闻证据规则在我国的构建
下一篇:人性视野之我国亲属拒证权制度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