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明清安庆府才媛诗人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绪论第9-18页
 一、 本课题的理论意义第9-10页
 二、 本课题研究现状第10-16页
 三、 本文的主要观点、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6-18页
第一章 明清安庆才媛的群体概貌第18-36页
 第一节 县域分布的不均衡性第18-20页
 第二节 社会阶层的趋同性第20-22页
 第三节 萃于一门的家族性第22-31页
 第四节 文化修养的多元性第31-35页
 小结第35-36页
第二章 安庆才媛诗歌的题材特征第36-79页
 第一节 闺怨:难以挣脱的尘世幽情第36-48页
 第二节 写景:情景交融的山水画卷第48-53页
 第三节 咏物:物中有我的人文情怀第53-60页
 第四节 交游:天涯知音的精神相契第60-67页
 第五节 咏史:历史人事的深沉思考第67-74页
 第六节 题画:诗情画意的完美融合第74-78页
 小结第78-79页
第三章 安庆才媛诗歌的艺术特质第79-86页
 第一节 清秀自然的性灵之作第79-81页
 第二节 温柔敦厚的风雅之味第81-82页
 第三节 柔婉凄艳的纤弱之气第82-84页
 第四节 沉郁顿挫的悲慨之叹第84-85页
 小结第85-86页
第四章 安庆才媛书写繁盛的原因第86-106页
 第一节 地域文化的历史积淀第86-92页
 第二节 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第92-97页
 第三节 家庭教育的滋养之功第97-101页
 第四节 才媛个体意识的觉醒第101-105页
 小结第105-106页
结语第106-111页
附录一 明清安庆府才媛散文著录一览表第111-112页
附录二 明清男性文人为女性诗词所作的序跋、题词一览表第112-113页
附录三 明清安庆府才媛诗作著录一览表第113-126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26-131页
后记第131-132页
本人读研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青春文学中人与城的关系
下一篇:论高长虹《心的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