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非弹性单自由度体系的地震动力分析模型 | 第18-28页 |
| ·引言 | 第18页 |
| ·单自由度体系的地震动力分析模型 | 第18-22页 |
| ·线弹性地震动力分析模型 | 第18-19页 |
| ·非弹性地震动力分析模型 | 第19-22页 |
| ·模型的控制参数的选取 | 第22-25页 |
| ·强震记录的筛选 | 第25-27页 |
| ·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考虑P-Δ效应的概率峰值与残余位移分析 | 第28-41页 |
| ·引言 | 第28页 |
| ·P-Δ效应对非弹性单自由度体系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 | 第28-29页 |
| ·P-Δ效应对非弹性单自由度体系概率峰值位移的影响 | 第29-32页 |
| ·P-Δ效应对峰值位移均值的影响 | 第29-31页 |
| ·P-Δ效应对峰值位移变异系数的影响 | 第31-32页 |
| ·P-Δ效应对非弹性单自由度体系概率残余位移的影响 | 第32-39页 |
| ·P-Δ效应对残余位移均值的影响 | 第32-33页 |
| ·P-Δ效应对残余位移变异系数的影响 | 第33-34页 |
| ·残余位移的经验概率分布模型 | 第34-36页 |
| ·残余位移与峰值位移之间的相关性 | 第36-37页 |
| ·考虑P-Δ效应的残余位移与峰值位移比的预测方程 | 第37-39页 |
| ·小结 | 第39-41页 |
| 第四章 考虑退化效应的概率峰值与残余位移分析 | 第41-56页 |
| ·引言 | 第41页 |
| ·退化效应对非弹性单自由度体系滞回特性的影响 | 第41-44页 |
| ·刚度退化对非弹性单自由度体系概率峰值与残余位移的影响 | 第44-46页 |
| ·刚度退化对峰值位移和残余位移均值的影响 | 第44-45页 |
| ·刚度退化对峰值位移和残余位移变异系数的影响 | 第45-46页 |
| ·强度退化对非弹性单自由度体系概率峰值与残余位移的影响 | 第46-48页 |
| ·强度退化对峰值位移和残余位移均值的影响 | 第46-47页 |
| ·强度退化对峰值位移和残余位移变异系数的影响 | 第47-48页 |
| ·刚度和强度退化对概率峰值与残余位移的影响 | 第48-50页 |
| ·刚度和强度退化对峰值位移和残余位移均值的影响 | 第48-49页 |
| ·刚度和强度退化对峰值位移和残余位移变异系数的影响 | 第49-50页 |
| ·考虑退化效应的峰值位移和残余位移预测模型 | 第50-54页 |
| ·小结 | 第54-56页 |
| 第五章 考虑捏拢效应的概率峰值位移和残余位移分析 | 第56-73页 |
| ·引言 | 第56页 |
| ·捏拢效应对非弹性单自由度体系滞回曲线的影响 | 第56-59页 |
| ·捏拢效应对非弹性单自由度体系概率峰值位移的影响 | 第59-66页 |
| ·捏拢效应对峰值位移均值的影响 | 第59-62页 |
| ·捏拢效应对峰值位移变异系数的影响 | 第62-63页 |
| ·考虑捏拢效应的峰值位移的预测模型 | 第63-66页 |
| ·捏拢效应对非弹性单自由度体系概率残余位移的影响 | 第66-72页 |
| ·捏拢效应对残余位移均值的影响 | 第66-68页 |
| ·捏拢效应对残余位移变异系数的影响 | 第68-70页 |
| ·考虑捏拢效应的残余位移的预测模型 | 第70-72页 |
| ·小结 | 第72-73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