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树低磷胁迫应答基因HbHyd、HbNfs、HbAld、HbPT2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2页 |
1 橡胶树磷营养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植物适应磷胁迫生理特性 | 第12-13页 |
·植物对土壤磷胁迫的适应机制 | 第13-14页 |
·海南土壤中磷含量 | 第14页 |
·橡胶树磷营养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2 植物磷吸收的分子机制 | 第15-19页 |
·植物中磷信号传导及转运调控机制 | 第15-16页 |
·植物磷转运蛋白表达特性 | 第16-18页 |
·橡胶树磷吸收利用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3 赤霉素对磷营养相关基因的调控与表达 | 第19-20页 |
4 本项目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0-21页 |
5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33页 |
1 材料与试剂 | 第22-23页 |
·植物材料 | 第22页 |
·试剂 | 第22-23页 |
2 方法与步骤 | 第23-33页 |
·RNA的提取 | 第23页 |
·甲醛变性凝胶电泳检测RNA | 第23-24页 |
·总RNA中微量DNA的去除 | 第24页 |
·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 | 第24-25页 |
·基因3'RACE扩增 | 第25-29页 |
·3'RACE引物设计 | 第25页 |
·PCR扩增 | 第25-26页 |
·3'RACE第一轮PCR反应 | 第25-26页 |
·3'RACE第二轮PCR反应 | 第26页 |
·3'PCR产物的回收 | 第26-27页 |
·3'PCR目的片段的克隆 | 第27-29页 |
·连接反应 | 第27页 |
·转化 | 第27-28页 |
·质粒DNA的提取 | 第28-29页 |
·基因5'RACE扩增 | 第29-30页 |
·5'RACE引物设计 | 第29页 |
·PCR扩增 | 第29页 |
·5'RACE第一轮PCR反应 | 第29页 |
·5'RACE第二轮PCR反应 | 第29页 |
·5'PCR产物的回收 | 第29-30页 |
·5'PCR目的片段的克隆 | 第30页 |
·基因全长的克隆 | 第30-31页 |
·引物设计 | 第30页 |
·PCR扩增 | 第30页 |
·PCR产物的回收 | 第30页 |
·目的片段的克隆 | 第30-31页 |
·基因的Realtime-PCR表达分析 | 第31-33页 |
·荧光定量引物设计 | 第31页 |
·缺磷条件下不同时间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 第31-32页 |
·GA(赤霉素)处理下不同时间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3-65页 |
1 RNA的提取结果 | 第33页 |
2 HbHyd基因 | 第33-42页 |
·HbHyd基因RACE的3'端扩增 | 第33页 |
·HbHyd基因RACE的5'端扩增 | 第33-34页 |
·HbHyd基因全长序列的扩增 | 第34-35页 |
·HbHyd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5-37页 |
·HbHyd蛋白质的特性分析 | 第35-36页 |
·HbHyd序列比较 | 第36-37页 |
·HbHyd基因进化树分析 | 第37-38页 |
·HbHyd基因的疏水性/亲水性分析 | 第38-39页 |
·HbHyd跨膜结构域分析 | 第39页 |
·HbHyd磷胁迫和激素处理的基因表达分析 | 第39-42页 |
3 HbNfs基因 | 第42-49页 |
·HbNfs基因RACE的3'端扩增 | 第42页 |
·HbNfs基因全长序列的扩增 | 第42-44页 |
·HbNfs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4页 |
·HbNfs蛋白质的特性分析 | 第44页 |
·HbNfs序列比较 | 第44页 |
·HbNfs基因进化树分析 | 第44-46页 |
·HbNfs基因的疏水性/亲水性分析 | 第46页 |
·HbNfs磷胁迫和激素处理的基因表达分析 | 第46-49页 |
4 HbAld基因 | 第49-56页 |
·HbAld基因RACE的3'端扩增 | 第49页 |
·HbAld基因RACE的5'端扩增 | 第49页 |
·HbAld基因全长序列的扩增 | 第49-51页 |
·HbAld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1-52页 |
·HbAld蛋白质的特性分析 | 第51页 |
·HbAld序列比较 | 第51-52页 |
·HbAld基因进化树分析 | 第52-53页 |
·HbAld基因的疏水性/亲水性分析 | 第53页 |
·HbAld磷胁迫和激素处理的基因表达分析 | 第53-56页 |
5 HbPT2基因 | 第56-65页 |
·HbPT2基因RACE的3’端扩增 | 第56页 |
·HbPT2基因全长序列的扩增 | 第56-58页 |
·HbPT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8-60页 |
·HbPT2蛋白质的特性分析 | 第58页 |
·HbPT2序列比较 | 第58-60页 |
·HbPT2基因进化树分析 | 第60页 |
·HbPT2基因的疏水性/亲水性分析 | 第60-61页 |
·HbPT2跨膜结构域分析 | 第61-62页 |
·HbPT2磷胁迫和激素处理的基因表达分析 | 第62-65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65-6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1页 |
附录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