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8页 |
1. 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4. 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第1章 政党责任条款入宪的技术理性 | 第18-25页 |
·价值理性、工具理性与技术理性 | 第18-21页 |
·政党责任条款入宪:超越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技术理性 | 第21-23页 |
·政党责任条款入宪的技术理性与理性的技术 | 第23-25页 |
第2章 政党责任条款入宪的技术性要素 | 第25-38页 |
·责任主体 | 第25-27页 |
·责任事由 | 第27-28页 |
·责任形式 | 第28-36页 |
·追责主体 | 第36-38页 |
第3章 政党责任条款入宪技术的文本和规范考察 | 第38-54页 |
·政党责任条款出现的宪法章节 | 第38-43页 |
·政党责任条款构筑的宪法规范类型 | 第43-47页 |
·政党责任与宪法责任的条款对应关系 | 第47-50页 |
·政党责任条款构筑的行为——后果模式 | 第50-51页 |
·政党责任之宪法表达的“法律补充” | 第51-54页 |
第4章 政党责任条款入宪技术的发展趋向 | 第54-63页 |
·法人治理、追诉及违宪审查之衔接 | 第54-55页 |
·政党自由与政党责任之对应 | 第55-57页 |
·责任主体之兼顾 | 第57页 |
·追责事由之明确 | 第57-58页 |
·责任形式之多元 | 第58页 |
·责任强度之递进 | 第58-59页 |
·追责时间之贯穿 | 第59-60页 |
·追责主体之联合 | 第60-61页 |
·责任性质之区分 | 第61页 |
·条款配置之统一 | 第61-63页 |
结语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附表一 49 国国家样态情况一览表 | 第67-70页 |
附表二 49 国宪法中政党责任内容一览表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