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2页 |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拟解决的问题 | 第10页 |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0-12页 |
第2章 窃取机动车车牌索财行为的界定 | 第12-20页 |
·窃取机动车车牌索财行为的含义 | 第12-18页 |
·窃取的含义 | 第12-14页 |
·车牌的含义 | 第14-16页 |
·索取的含义 | 第16-18页 |
·窃取机动车车牌索财行为的特征 | 第18-20页 |
·行为的复合性 | 第18页 |
·手段的特殊性 | 第18-19页 |
·对象的复杂性 | 第19-20页 |
第3章 窃取机动车车牌索财行为定性的理论争议及评析 | 第20-28页 |
·窃取机动车车牌索财行为定性的理论争议 | 第20-25页 |
·盗窃罪说 | 第20-21页 |
·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说 | 第21-22页 |
·敲诈勒索罪说 | 第22-24页 |
·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和敲诈勒索罪并罚说 | 第24-25页 |
·对争议观点的评析 | 第25-28页 |
·对盗窃罪说的评析 | 第25页 |
·对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说的评析 | 第25-26页 |
·对敲诈勒索罪说的评析 | 第26页 |
·对敲诈勒索罪和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并罚说的评析 | 第26-28页 |
第4章 窃取机动车车牌索财行为定性之我见 | 第28-43页 |
·窃取机动车车牌索财行为定性之理论基础 | 第28-38页 |
·车牌的性质 | 第28-31页 |
·牵连犯的认定 | 第31-33页 |
·事后不可罚行为的认定 | 第33-34页 |
·敲诈勒索罪中胁迫行为的认定 | 第34-36页 |
·敲诈勒索罪中被害人恐惧心理的认定 | 第36-38页 |
·窃取机动车车牌索财行为定性的具体展开 | 第38-43页 |
·敲诈勒索罪说在理论上的合理性 | 第38-39页 |
·敲诈勒索罪说在实践中的合理性 | 第39-40页 |
·敲诈勒索罪在实践中的具体认定 | 第40-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