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符号说明 | 第8-9页 |
| 目录 | 第9-12页 |
| 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 2 综述 | 第13-22页 |
| ·铁稳态的调节 | 第13页 |
| ·铁对水生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13-14页 |
| ·鱼肉品质的评定 | 第14-17页 |
| ·肌肉组成成分 | 第15-16页 |
| ·肌肉蛋白含量 | 第15页 |
| ·肌肉脂肪含量 | 第15-16页 |
| ·理化特性 | 第16页 |
| ·质构特性 | 第16-17页 |
| ·铁对水生动物肉品质的影响 | 第17-18页 |
| ·铁对水生动物肌肉组成成分的影响 | 第17页 |
| ·铁对鱼肉质地的影响 | 第17页 |
| ·铁对鱼肉理化特性的影响 | 第17-18页 |
| ·铁对水生动物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18页 |
| ·铁对水生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18-19页 |
| ·水生动物铁需要量 | 第19-20页 |
| ·影响水生动物铁需要量的因素 | 第20-21页 |
| ·动物自身因素 | 第20页 |
| ·铁的添加形式 | 第20-21页 |
| ·其他因素 | 第21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 3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页 |
| ·本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 第22页 |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2页 |
| 4 试验设计 | 第22-28页 |
| ·试验鱼选择和设计 | 第22-23页 |
| ·试验饲料、配方组成 | 第23-25页 |
| ·试验条件和饲养管理 | 第25页 |
| ·观测指标 | 第25-28页 |
| ·成活率、摄食量、增重率(PWG)、SGR、饲料效率(FE)、蛋白效率比(PER) | 第25页 |
| ·饲料部分营养成分分析 | 第25-26页 |
| ·免疫器官重量 | 第26页 |
| ·血液指标 | 第26页 |
| ·血清铁含量 | 第26页 |
| ·肉品质测定 | 第26-27页 |
| ·抗氧化指标 | 第27页 |
| ·铜浸泡功毒后的免疫指标 | 第27-28页 |
| ·试验数据处理分析 | 第28页 |
| 5 试验结果 | 第28-52页 |
| ·成活率 | 第28页 |
| ·生长性能 | 第28-29页 |
| ·脾脏重、脾体指数 | 第29-30页 |
| ·头肾和后肾、头肾指数和后肾指数 | 第30-31页 |
| ·肌肉组成成分 | 第31-32页 |
| ·血液指标 | 第32-33页 |
| ·肉质指标 | 第33-35页 |
| ·抗氧化指标 | 第35-43页 |
| ·攻毒前肌肉抗氧化指标 | 第35-36页 |
| ·铜浸泡攻毒后的抗氧化指标 | 第36-43页 |
| ·攻毒后的免疫指标 | 第43-47页 |
| ·免疫球蛋白IgM | 第43-44页 |
| ·溶菌酶 | 第44-45页 |
| ·补体C3 | 第45-47页 |
|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 | 第47-52页 |
| ·相关分析 | 第47-48页 |
| ·回归分析 | 第48-52页 |
| 6. 讨论 | 第52-64页 |
| ·铁与草鱼生长性能的关系 | 第52-53页 |
| ·铁与草鱼血液指标的关系 | 第53页 |
| ·铁与草鱼肌肉组成的关系 | 第53-54页 |
| ·铁与草鱼肉质的关系 | 第54-57页 |
| ·铁对草鱼肉保水性的影响 | 第54-56页 |
| ·铁对草鱼肌肉pH的影响 | 第56页 |
| ·铁对草鱼肉嫩度的影响 | 第56-57页 |
| ·铁与草鱼铜浸泡攻毒后抗氧化能力的关系 | 第57-60页 |
| ·铁对草鱼头肾和脾脏氧化损伤的影响 | 第57-59页 |
| ·铁缺乏降低草鱼头肾和脾脏清除自由基能力 | 第59页 |
| ·铁提高草鱼头肾和脾脏的抗氧化能力 | 第59-60页 |
| ·铁对草鱼铜浸泡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60-62页 |
| ·铁对草鱼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 第60-61页 |
| ·铁对草鱼机体和组织中的溶菌能力的影响 | 第61-62页 |
| ·铁对草鱼机体和组织中IgM的影响 | 第62页 |
| ·生长中期草鱼铁的需要量 | 第62-64页 |
| 7 结论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6页 |
| 致谢 | 第76-7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