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中国法制史论文

安人宁国 善始慎终--魏征以人为本的法哲学思想初探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10页
一、魏征以人为本的法哲学思想之思想根源与现实基础第10-19页
 (一)以先秦儒学思想为主的思想根源第10-15页
  1.孟子的“仁政”学说第11页
  2.荀子“以礼乐节之”的礼法一体论第11-13页
  3.刘颂“以信为教”“绳以信法”的法律运行观第13-15页
 (二)隋唐之际社会动荡造就的现实基础第15-19页
  1.隋末混战与隋炀帝暴政的启示第16-18页
  2.君臣共同望治的决心与实践第18-19页
二、魏征以人为本的法哲学思想之内涵第19-36页
 (一)“为理之有刑罚,执御之有鞭策”的法律本体论第19-22页
  1.法的本质:“执御之鞭策”第19-20页
  2.法的作用:“劝善而惩恶”第20页
  3.法的目的:“致化”第20-22页
 (二)“法有定科,人无执论”的法律价值论第22-25页
  1.“法无定科”,“此乃背公平之道”第23-24页
  2.导致不公平的原因第24-25页
 (三)“设法天下与共”,以诚信为本的法律运行观第25-36页
  1.“因时设教”、“静以安人”的立法观第25-27页
  2.“天之所辅者仁,人之所助者信”的执法观第27-29页
  3.“疑则从轻者”的刑事司法观第29-31页
  4.“善始克终”的君主守法观第31-36页
三、魏征以人为本的法哲学思想之特征与影响第36-42页
 (一)魏征以人为本的法哲学思想的主要特征第36-38页
  1.强烈的现实性第36-37页
  2.深刻的反思性第37-38页
  3.鲜明的实效性第38页
 (二)魏征以人为本的法哲学思想之历史影响第38-42页
  1.促进贞观本朝的法制建设第38-39页
  2.丰富了儒家法律思想第39-40页
  3.“任人”与“任法”相统一的治理模式之范例第40-42页
结语第42-44页
余论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后记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法律心智:返回法律的生活世界--一种现象学的视角
下一篇:布莱克司法社会学理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