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S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2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2章 校园人文精神的构成和特征解析 | 第14-22页 |
·人文精神的概念和发展 | 第14-17页 |
·我国古代人文精神 | 第14-15页 |
·近代人文精神的发展 | 第15-16页 |
·当代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 第16-17页 |
·校园建筑中人文精神的构成解析 | 第17-19页 |
·人的行为需求 | 第17-18页 |
·人的心理需求 | 第18-19页 |
·校园建筑中人文精神的特征 | 第19-22页 |
·文化传承 | 第19页 |
·科学精神 | 第19-20页 |
·求善唯美 | 第20-22页 |
第3章 大学校园建筑的构成和特征 | 第22-30页 |
·建筑空间 | 第22-24页 |
·校园建筑形态 | 第24-26页 |
·校园建筑群体的组合 | 第26-30页 |
·建筑与环境 | 第26-27页 |
·建筑群体的统一 | 第27页 |
·外部空间的处理 | 第27-28页 |
·校园建筑文脉的延续 | 第28-30页 |
第4章 大学建筑形态、文化的发展以及中西方建筑文化比较研究 | 第30-41页 |
·大学校园建筑形态的发展 | 第30-35页 |
·西方大学校园建筑形态的变迁 | 第30-32页 |
·我国大学校园建筑形态的变迁 | 第32-35页 |
·大学建筑人文的历史演绎和发展 | 第35-37页 |
·近代国外大学的人文历史 | 第35-36页 |
·国内大学的人文历史 | 第36-37页 |
·中外高校校园建筑文化的对比研究 | 第37-41页 |
·建筑的外部形式 | 第38页 |
·建筑的外部风格 | 第38-39页 |
·建筑文化的承袭 | 第39-41页 |
第5章 人文精神和校园建筑的关系研究 | 第41-51页 |
·人文精神在校园建筑的表现 | 第41-43页 |
·建筑体现人的生命的价值 | 第41页 |
·建筑人文是文化的一种形式 | 第41-42页 |
·建筑是人文精神的一种载体 | 第42-43页 |
·人文精神对大学建筑关系研究之理论分析 | 第43-44页 |
·校园建筑人文法设计的几点考虑 | 第44-51页 |
·校园建筑设计应以“天人合一”为基本准则 | 第44页 |
·校园建筑设计要呈现出人的意义与情感 | 第44页 |
·校园建筑应具有审美情趣与文化价值 | 第44-45页 |
·校园建筑更要坚持人文评判尺度 | 第45页 |
·校园建筑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 第45-47页 |
·校园建筑设计人的情感和心理需求的体现 | 第47-51页 |
第6章 大学建筑融入人文化的设计方法的研究 | 第51-69页 |
·系统化的设计 | 第52-59页 |
·大学建筑和大学校园规划之间的关系 | 第52-54页 |
·大学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组合 | 第54-57页 |
·大学建筑与校园环境元素之间的结合 | 第57-59页 |
·开放性的设计 | 第59-63页 |
·空间的开放 | 第60-61页 |
·时间的开放 | 第61-63页 |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贯通 | 第63-69页 |
·建筑设计的行为体验 | 第63-65页 |
·建筑设计的感官体验 | 第65-69页 |
第7章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发表的学术论文等)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