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历史地质学、地层学论文--古地理学论文

川东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引言第10-20页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10-11页
   ·研究现状第11-16页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第11-12页
     ·物源分析研究现状第12-13页
     ·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第13-14页
     ·研究区研究现状第14-16页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第16-18页
     ·研究内容第16-17页
     ·研究思路第17-18页
   ·主要完成工作量第18-19页
   ·主要创新点第19-20页
第2章 地质背景第20-32页
   ·构造概况第20-21页
   ·构造演化第21-24页
   ·地层划分第24-32页
     ·须家河组底界第24-25页
     ·须家河组顶界第25-28页
     ·须家河组第28-32页
第3章 岩石学特征及物源分析第32-71页
   ·岩石学特征第32-40页
     ·陆源沉积岩第32-40页
     ·混积岩第40页
     ·特殊岩石类型第40页
   ·物源分析第40-71页
     ·须一段物源第42-49页
     ·须二段物源第49-56页
     ·须三段物源第56-58页
     ·须四段物源第58-67页
     ·须五段物源第67-70页
     ·结论第70-71页
第4章 沉积体系划分及特征第71-104页
   ·沉积体系划分第71-86页
     ·划分依据第71-86页
     ·划分方案第86页
   ·沉积体系特征第86-101页
     ·大陆沉积体系组特征第86-94页
     ·海陆过渡沉积体系组特征第94-98页
     ·海洋沉积体系组特征第98-101页
   ·沉积模式及演化第101-104页
     ·潮坪—台地沉积模式第101页
     ·海陆过渡三角洲沉积模式第101-102页
     ·陆相冲积扇—湖泊沉积模式第102-104页
第5章 层序地层学研究第104-131页
   ·层序界面特征及成因类型第105-109页
     ·层序界面特征第105-108页
     ·层序界面的成因类型第108-109页
   ·层序划分第109-111页
     ·层序划分标志第109-110页
     ·研究区须家河组层序划分第110-111页
   ·层序特征及对比第111-126页
     ·须家河组层序特征第111-116页
     ·须家河组层序对比第116-126页
   ·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第126-131页
     ·构造活动第126-127页
     ·气候第127页
     ·物源供给第127-129页
     ·湖平面变化第129-131页
第6章 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第131-142页
   ·编图思路及成图单元选择第131-132页
   ·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第132-134页
     ·SQ1期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第132页
     ·SQ2期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第132-133页
     ·SQ3期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第133页
     ·SQ4期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第133-134页
     ·SQ5期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第134页
   ·层序岩相古地理演化第134-142页
第7章 结论第142-144页
致谢第144-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5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153页

论文共1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物源及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
下一篇:区域性山地环境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