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英文缩写说明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5页 |
·诺加霉素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诺加霉素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 第13-14页 |
·诺加霉素的抗肿瘤机制 | 第14-15页 |
·诺加霉素生物合成途径研究 | 第15-18页 |
·聚酮合酶(PKS)途径 | 第15-18页 |
·诺加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 第18页 |
·诺加霉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糖基转移酶研究 | 第18-22页 |
·抗生素糖基转移酶 | 第18-21页 |
·诺加霉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糖基转移酶 | 第21-22页 |
·立题依据、工作基础和研究内容 | 第22-25页 |
·立题依据 | 第22页 |
·工作基础 | 第22-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诺加霉素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25-41页 |
·材料和仪器 | 第25-27页 |
·菌种 | 第25页 |
·材料和试剂 | 第25-26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31页 |
·菌种保藏 | 第27-28页 |
·检测方法 | 第28页 |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第28-29页 |
·出发菌株的复壮与菌种选育 | 第29页 |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第29-31页 |
·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9页 |
·出发菌株的复壮与菌种选育 | 第31-33页 |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第33-36页 |
·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36-38页 |
·高产菌株的摇瓶发酵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3章 诺加霉素糖基转移酶 snogE 基因失活突变株的构建 | 第41-55页 |
·实验材料 | 第41-44页 |
·菌种与质粒 | 第41页 |
·培养基 | 第41-42页 |
·试剂 | 第42-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52页 |
·菌种的培养和保藏 | 第44页 |
·链霉菌总 DNA 的小量制备 | 第44-45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45-46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 第46页 |
·大肠杆菌质粒的抽提 | 第46-47页 |
·DNA 片段的回收(B 型小量 DNA 片段快速胶回收试剂盒回收) | 第47页 |
·DNA 电泳 | 第47页 |
·DNA 的酶切和连接 | 第47页 |
·PCR 扩增 snogE 基因序列 | 第47-49页 |
·snogE 基因同源重组中断质粒的构建 | 第49-50页 |
·大肠杆菌与链霉菌接合转移 | 第50页 |
·snogE 基因中断突变株的获得 | 第50-51页 |
·snogE 基因中断突变株筛选及发酵验证 | 第51页 |
·单交换基因阻断株的 PCR 验证 | 第51-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4页 |
·snogE 基因同源重组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同源性比对 | 第52页 |
·snogE 基因中断质粒的酶切验证 | 第52-53页 |
·snogE 基因中断突变株的获得及基因型验证 | 第53-54页 |
·突变株发酵产物的检测 | 第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诺加霉素 snogZ 基因失活突变株的构建 | 第55-65页 |
·实验材料 | 第55页 |
·菌种和质粒 | 第55页 |
·培养基 | 第55页 |
·试剂 | 第55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55页 |
·实验方法 | 第55-59页 |
·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 | 第55-56页 |
·snogZ 基因敲除质粒左臂和右臂的克隆 | 第56-57页 |
·snogZ 基因同框敲除质粒的构建 | 第57-58页 |
·大肠杆菌与链霉菌接合转移 | 第58页 |
·单交换阻断突变株与双交换阻断突变株的获得 | 第58-59页 |
·双交换接合子的筛选与 PCR 验证 | 第59页 |
·阻断突变株筛选及发酵验证 | 第5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4页 |
·snogZ 基因同框敲除两臂扩增和序列同源性比对 | 第59-60页 |
·重组质粒的酶切验证 | 第60-61页 |
·snogZ 基因失活突变株的获得 | 第61-62页 |
·snogZ 失活突变株的发酵验证及基因型验证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全文总结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附录 | 第71-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申请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