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喜阴药物论文

栽培技术对丹参药材质量的影响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目录第1-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9页
 1. 丹参研究概述第9-15页
   ·丹参的本草学考证第9页
   ·丹参资源现状第9-10页
   ·丹参的化学成分研究第10-11页
   ·丹参的药理作用第11-15页
 2. 丹参质量影响因素第15-17页
   ·不同品种(种质资源)丹参质量第15-16页
   ·产地对丹参质量的影响第16页
   ·不同采收时期及加工炮制方式对丹参质量的影响第16页
   ·不同栽培技术对丹参质量的影响第16-17页
 3.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进展第17-20页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现状第18页
   ·中药指纹图谱的应用第18-19页
   ·中药指纹图谱的难点和局限性第19-20页
 4. SSR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第20-22页
   ·SSR分子标记技术简介第20-21页
   ·SSR分子标记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第21-22页
 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2页
 参考文献第22-29页
第二章 丹参不同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第29-41页
 摘要第29页
 Abstract第29页
 1. 材料和方法第29-3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2-38页
   ·不同丹参居群引物扩增多态性分析第32-34页
   ·不同丹参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第34-36页
   ·不同丹参居群间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分析第36-38页
 3. 讨论第38-39页
   ·不同丹参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比较第38-39页
   ·不同丹参居群间的遗传关系第39页
 4. 结论第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第三章 栽培技术对丹参有效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第41-71页
 摘要第41页
 Abstract第41-43页
 第一节 不同丹参品种有效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比较第43-51页
 第二节 种植密度对丹参有效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第51-54页
 第三节 繁殖方式对丹参有效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第54-56页
 第四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丹参有效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第56-61页
 第五节 不同生长年限丹参有效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比较第61-66页
 第六节 不同采收期丹参有效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比较第66-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第四章 连作对丹参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及施肥的作用第71-77页
 摘要第71页
 Abstract第71页
 1. 材料和方法第71-7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2-75页
   ·连作对丹参产量及质量的影响第72-74页
   ·施肥对丹参连作障碍的作用第74-75页
 3. 讨论第75-76页
 4. 结论第76页
 参考文献第76-77页
第五章 结论第77-78页
附录第78-86页
 附录1:DNA提取方法第78-79页
 附录2:DNA扩增电泳结果第79-86页
致谢第86-87页
作者简介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异烟肼缓释微球的制备与评价研究
下一篇:基于核磁共振的定量代谢组学对金黄地鼠脂代谢紊乱模型的跟踪研究及调血脂药物药效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