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研究--以Y农村合作银行为例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导言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论文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第11-12页 |
2.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相关理论 | 第12-2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现状概述 | 第13-15页 |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技术风险 | 第15-18页 |
·技术安全性风险 | 第15-16页 |
·外部技术支持风险 | 第16-17页 |
·项目外包风险 | 第17页 |
·其他技术风险 | 第17-18页 |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管理风险 | 第18-19页 |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合规性风险 | 第19页 |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声誉风险 | 第19-20页 |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规划风险 | 第20页 |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识别 | 第20-21页 |
·信息科技风险识别的相关要求 | 第20页 |
·信息科技风险的相关识别方法 | 第20-21页 |
·信息科技风险的分级 | 第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3. 农村合作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现状 | 第22-28页 |
·农村合作银行信息科技及风险概况 | 第22-23页 |
·农村合作银行主要信息科技风险 | 第23-24页 |
·业务中断风险 | 第23页 |
·数据安全风险 | 第23-24页 |
·电子银行风险 | 第24页 |
·IT外包风险 | 第24页 |
·系统漏洞风险 | 第24页 |
·影响Y农村合作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的主要因素 | 第24-28页 |
·理念层面的因素 | 第25页 |
·管理层面的因素 | 第25-26页 |
·技术层面的因素 | 第26-28页 |
4. 农村合作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 | 第28-56页 |
·以风险为导向建立信息科技管理组织架构 | 第28-33页 |
·董事会切实履行信息科技管理职责 | 第28-29页 |
·设立首席信息官 | 第29页 |
·完善信息科技管理部门职能 | 第29-30页 |
·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和审计工作 | 第30页 |
·完善信息科技相关规章制度及规范 | 第30页 |
·建立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专业人才引进培养机制 | 第30-31页 |
·规范运行管理,优化质量控制体系 | 第31-32页 |
·加快推进业务系统稳定性建设步伐 | 第32-33页 |
·信息科技安全层级预估 | 第33-36页 |
·安全层级预估的意义和依据 | 第33-34页 |
·安全层级预估实施方案 | 第34-36页 |
·业务连续性管理策略 | 第36-40页 |
·信息科技风险对业务的影响评估 | 第36-37页 |
·业务连续性计划 | 第37页 |
·网络灾备中心建设 | 第37-40页 |
·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策略 | 第40-43页 |
·系统运行策略 | 第41-42页 |
·系统维护策略 | 第42-43页 |
·对信息科技系统的评价 | 第43页 |
·项目开发管理 | 第43-47页 |
·事前管理——风险管理规划 | 第43-44页 |
·事中管理——风险管理实施 | 第44-46页 |
·事后管理——风险管理总结 | 第46页 |
·项目开发面临的主要风险及控制 | 第46-47页 |
·项目外包风险管理 | 第47-50页 |
·组建项目外包管理团队 | 第48页 |
·外包项目实施 | 第48-50页 |
·制定外包商遴选数据库 | 第50页 |
·信息科技流程体系建设 | 第50-53页 |
·信息科技流程体系建设概况 | 第51页 |
·信息科技流程体系建设依据及目标 | 第51-52页 |
·信息科技流程体系实施策略 | 第52-53页 |
·信息科技内控审计机制建设 | 第53-54页 |
·实施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及流程体系建设的成效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5. 总结和展望 | 第56-58页 |
·总结 | 第56页 |
·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