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民愤的界定及在刑事审判活动中的产生的原因 | 第8-21页 |
·民愤的一般概念和历史沿革 | 第8-9页 |
·民愤的界定 | 第9-14页 |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谈民愤在刑事审判活动中产生的原因 | 第14-21页 |
·民愤存在的社会心理学基础 | 第14-16页 |
·刑事立法的不足 | 第16页 |
·现阶段我国司法权的不独立与不完全公开 | 第16-18页 |
·人本善的道德观念及公众对严重犯罪的畏惧 | 第18-19页 |
·媒体、公共知识分子对民愤的不当引导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刑事审判活动中的民愤 | 第21-27页 |
·刑事审判活动中的民愤、民怜案例 | 第21-23页 |
·理论界的民愤之争 | 第23-25页 |
·民愤在刑事审判活动中的作用机制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正确处理民愤与刑事审判活动关系的构想 | 第27-41页 |
·民愤作用于刑事审判活动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 第27-34页 |
·专家法律意见对民愤的影响 | 第27-29页 |
·媒体对民愤的影响 | 第29-31页 |
·民愤与实体主义、程序主义 | 第31-33页 |
·民愤与我国法律文化 | 第33-34页 |
·正确处理民愤与刑事审判活动关系的构想 | 第34-41页 |
·构想之人民陪审制的改革 | 第35-36页 |
·构想之法院判决理由的完善 | 第36-37页 |
·构想之确保媒体与审判的良性循环 | 第37-38页 |
·构想之专家法律意见的规制 | 第38页 |
·构想之司法独立与树立司法权威 | 第38-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