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2页 |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 ·实践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0-12页 |
|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 第12-24页 |
| ·综述:贫困理论 | 第12-19页 |
| ·贫困的内涵 | 第12-15页 |
| ·贫困的类型 | 第15-17页 |
| ·衡量贫困的标准 | 第17-18页 |
| ·关于贫困成因的研究 | 第18-19页 |
| ·综述:反贫困理论 | 第19-21页 |
| ·针对反贫困所采取的措施方面 | 第19页 |
| ·针对我国扶贫模式的实施方面 | 第19-20页 |
| ·针对我国扶贫效率的评价方面 | 第20页 |
| ·针对我国扶贫相关问题方面 | 第20-21页 |
| ·测算贫困的方法 | 第21-24页 |
| 第三章 甘肃省通渭县扶贫开发历程及效应分析 | 第24-31页 |
|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第24-29页 |
| ·综合情况 | 第24-25页 |
| ·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情况 | 第25-26页 |
| ·第三产业发展情况 | 第26-27页 |
| ·教育和社会保障情况 | 第27-28页 |
| ·主要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 ·贫困现状 | 第29-30页 |
| ·扶贫开发工作简述 | 第30-31页 |
| 第四章 甘肃省通渭县扶贫开发模式研究 | 第31-35页 |
| ·扶贫开发模式的定义与分类 | 第31页 |
| ·通渭县扶贫开发的主要模式 | 第31-33页 |
| ·项目扶贫,改善基础条件 | 第31-32页 |
| ·产业扶贫,促进农民增收 | 第32页 |
| ·智力扶贫,提高农民素质 | 第32-33页 |
| ·政策扶贫,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 第33页 |
| ·社会扶贫,形成扶贫开发合力 | 第33页 |
| ·主要扶贫开发模式的比较 | 第33-35页 |
| 第五章 甘肃省通渭县主要扶贫模式扶贫效率的定量分析 | 第35-40页 |
| ·不同扶贫模式下扶贫投资效率的回归分析 | 第35-37页 |
| ·数据来源即说明 | 第35页 |
| ·数据回归分析结果 | 第35-37页 |
| ·回归分析结果的解读 | 第37页 |
| ·不同扶贫模式下项目前后社会发展指标的变化 | 第37-39页 |
| ·小结 | 第39-40页 |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0-44页 |
| ·研究结论 | 第40-41页 |
| ·政策建议 | 第41-44页 |
| 结语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