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文化观和文化建设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节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毛泽东文化观和文化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第12-22页 |
第一节 毛泽东文化观和文化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第12-17页 |
一、毛泽东文化观和文化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12-13页 |
二、毛泽东文化观和文化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 | 第13-15页 |
三、毛泽东文化观和文化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 | 第15-17页 |
第二节 毛泽东文化观和文化思想的发展历程 | 第17-22页 |
一、青年时期毛泽东的文化观 | 第17-18页 |
二、中年时期毛泽东的文化观 | 第18-20页 |
三、晚年时期毛泽东的文化观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毛泽东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2-30页 |
第一节 毛泽东对经济、政治和文化辩证关系的阐述 | 第22-26页 |
一、“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 第24页 |
二、经济、政治的性质决定“文化”的性质 | 第24-25页 |
三、“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 | 第25-26页 |
第二节 毛泽东文化观和文化思想的逻辑建构 | 第26-30页 |
一、改造社会的文化 | 第26-27页 |
二、培育新人的新文化 | 第27-28页 |
三、未来社会的文化内涵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毛泽东文化观和文化思想的主要特征 | 第30-41页 |
第一节 大众性的特征 | 第30-34页 |
一、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 | 第31-32页 |
二、文化发展依靠人民 | 第32-33页 |
三、人民群众是文化发展成果的受益者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民族性的特征 | 第34-37页 |
一、吸收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西方先进文化 | 第35-36页 |
二、批判中国封建腐朽文化和全盘西化 | 第36-37页 |
第三节 科学性的特征 | 第37-41页 |
一、以科学的世界观——马列主义为指导 | 第38-39页 |
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毛泽东的文化建设思想 | 第41-47页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 第41-42页 |
第二节 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 第42-44页 |
一、文化建设的内涵 | 第42页 |
二、文化建设的宗旨 | 第42-43页 |
三、文化工作的评价标准 | 第43页 |
四、文化建设的工作方针 | 第43-44页 |
第三节 文化建设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意义 | 第44-47页 |
一、文化建设的真实底蕴 | 第44-45页 |
二、文化建设的实质 | 第45页 |
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 第45页 |
四、文化建设的主题 | 第45-46页 |
五、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