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12页 |
| ·TD-SCDMA系统概述 | 第8-9页 |
| ·TD-SCDMA技术演进路线 | 第9-11页 |
| ·TD-SCDMA产业化进程 | 第11-12页 |
| ·作者主要研究工作 | 第12页 |
|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 第12-1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RRM一致性测试系统介绍及HSPA+关键技术分析 | 第14-25页 |
| ·TD-SCDMA RRM一致性测试系统介绍 | 第14-20页 |
| ·硬件架构 | 第14-16页 |
| ·软件架构 | 第16-20页 |
| ·系统运行设计 | 第20页 |
| ·低层协议栈概述 | 第20-22页 |
| ·低层协议栈总体结构设计 | 第20-21页 |
| ·模块划分及功能概述 | 第21-22页 |
| ·TD-HSPA+关键技术分析 | 第22-24页 |
| ·连续分组连接 | 第22-23页 |
| ·增强的CELL_FACH技术 | 第23页 |
| ·下行64QAM调制技术 | 第23页 |
| ·MIMO技术 | 第23-24页 |
| ·层二增强技术 | 第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HSPA+RLC功能解析 | 第25-35页 |
| ·RLC层结构概述 | 第25页 |
| ·HSPA+RLC AM实体分析 | 第25-29页 |
| ·数据PDU | 第26-27页 |
| ·控制PDU | 第27-29页 |
| ·HSPA+RLC UM实体分析 | 第29-30页 |
| ·RLC PDU可变长分析 | 第30-32页 |
| ·RLC PDU特殊参数分析 | 第32-34页 |
| ·包头扩展类型HE | 第32页 |
| ·扩展E比特解释 | 第32-33页 |
| ·特殊长度指示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HSPA+RLC实体的设计与实现 | 第35-63页 |
| ·HSPA+整体设计架构 | 第35-36页 |
| ·HSPA+RLC实体分析及设计 | 第36-42页 |
| ·HSPA+RLC实体分析 | 第36-39页 |
| ·HSPA+RLC下行总体设计 | 第39-41页 |
| ·HSPA+RLC上行总体设计 | 第41-42页 |
| ·AM模式组包模块 | 第42-50页 |
| ·模块流程设计 | 第42-43页 |
| ·模块实现 | 第43-50页 |
| ·UM模式组包模块 | 第50-53页 |
| ·模块流程设计 | 第50页 |
| ·模块实现 | 第50-53页 |
| ·流量控制模块 | 第53-55页 |
| ·模块流程设计 | 第53页 |
| ·模块实现 | 第53-55页 |
| ·重组模块 | 第55-57页 |
| ·模块流程设计 | 第55页 |
| ·模块实现 | 第55-57页 |
| ·HSPA+RLC单元测试 | 第57-62页 |
| ·测试平台简介 | 第57页 |
| ·测试原理及流程 | 第57-58页 |
| ·测试结果分析 | 第58-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 ·论文总结 | 第63页 |
| ·工作展望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
| 附录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清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