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新油田扶杨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创新点摘要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前言 | 第9-12页 |
| 第一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及区域资料统计分析 | 第12-14页 |
|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12页 |
| ·地震部署 | 第12页 |
| ·钻井及试油情况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储层参数研究与求取 | 第14-36页 |
| ·储层岩性参数的研究与求取 | 第14-18页 |
| ·泥质含量(Vsh) | 第14-15页 |
| ·钙质含量(Vca) | 第15-17页 |
| ·粒度中值(md) | 第17-18页 |
| ·储层岩性参数特征对含油性影响研究 | 第18-19页 |
| ·储层物性参数的研究与求取 | 第19-29页 |
| ·有效孔隙度(pore) | 第19-21页 |
| ·渗透率(K) | 第21-23页 |
| ·物性参数影响因素研究 | 第23-25页 |
| ·卫星地区扶杨油层复杂孔隙结构特征分析 | 第25-27页 |
| ·平均孔喉半径(Rc) | 第27-29页 |
| ·储层水性参数的研究与求取 | 第29-31页 |
| ·地层水矿化度 | 第29-30页 |
| ·地层自由水电阻率(Rw) | 第30-31页 |
| ·饱和度参数的研究与求取 | 第31-34页 |
| ·测井解释饱和度模型 | 第31页 |
| ·地层因素F值的计算 | 第31-32页 |
| ·饱和度分布指数n的计算 | 第32-33页 |
| ·含水饱和度Sw的计算 | 第33-34页 |
| ·束缚水饱和度Swi的计算 | 第34页 |
| ·实际井处理 | 第34-36页 |
| 第三章 产层评价与油水层识别研究 | 第36-39页 |
| ·产层评价 | 第36-37页 |
| ·卫星地区扶杨油层产层物性下限 | 第36页 |
| ·“补偿密度—自然伽马变化率”交会图法 | 第36-37页 |
| ·“声波时差—自然伽马变化率”交会图法 | 第37页 |
| ·油水层识别 | 第37-39页 |
| 第四章 有效厚度划分与产能评价研究 | 第39-51页 |
| ·有效厚度划分 | 第39-42页 |
| ·扣除夹层 | 第42-45页 |
| ·油层产能评价 | 第45-51页 |
| ·二维油水平面渗流理论方法原理 | 第45-47页 |
| ·程序算法介绍 | 第47页 |
| ·实际井的处理情况 | 第47-51页 |
| 第五章 老井复查新井解释及试油层位优选 | 第51-52页 |
| ·老井复查及新井解释 | 第51页 |
| ·试油层位优选 | 第51-52页 |
| 结论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详细摘要 | 第5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