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8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24页 |
·土地价格影响机制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研究综述 | 第17-24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24-25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25-26页 |
·理论意义 | 第25页 |
·实践意义 | 第25-26页 |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第26-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研究框架 | 第27-28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第28-43页 |
·房地产价格的内涵与外延 | 第28-32页 |
·城市土地价格 | 第28-30页 |
·影响城市土地价格的因素 | 第30-31页 |
·地价与房价的关系分析 | 第31-32页 |
·城市内河与滨水空间 | 第32-37页 |
·城市内河的概念 | 第32页 |
·城市滨水空间的特点 | 第32-33页 |
·城市滨水区的功能演化 | 第33-37页 |
·相关理论 | 第37-43页 |
·区位理论 | 第37-39页 |
·城市土地增值理论 | 第39-41页 |
·城市触媒理论 | 第41-43页 |
第3章 城市内河对周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理论研究 | 第43-60页 |
·城市对自然资源的生态服务功能的综合需求 | 第43-44页 |
·城市滨水区开发的综合效益 | 第44-47页 |
·城市滨水区开发的经济效益 | 第44-45页 |
·城市滨水区开发的社会效益 | 第45-46页 |
·城市滨水区开发的生态效益 | 第46-47页 |
·城市内河与土地价格的相关性分析 | 第47-48页 |
·城市内河生态服务价值的市场失效 | 第48-51页 |
·市场失效的概念 | 第48-49页 |
·市场失效的负面影响 | 第49页 |
·估算生态服务价值的常用方法 | 第49-51页 |
·案例分析——南京秦淮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 第51-54页 |
·项目简介 | 第51页 |
·秦淮河整治的综合效益测算 | 第51-53页 |
·周边土地的增值效益测算 | 第53-54页 |
·案例分析——上海滨水岸线开发(1990-2020) | 第54-57页 |
·项目介绍 | 第54-55页 |
·滨水岸沿线用地性质调整 | 第55-56页 |
·滨水房地产开发 | 第56-57页 |
·上海2010世博会加速滨水区开发节奏 | 第57页 |
·案例的启示 | 第57-60页 |
第4章 城市内河对周边住宅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60-78页 |
·研究对象及其范围 | 第60-64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60-62页 |
·研究范围 | 第62页 |
·研究对象 | 第62-64页 |
·特征价格模型 | 第64-70页 |
·基本原理 | 第64-65页 |
·特征变量的选择 | 第65-70页 |
·特征价格模型的构建 | 第70-78页 |
·模型的函数形式 | 第70-71页 |
·特征变量的筛选 | 第71-73页 |
·对数模型的估计和检验 | 第73-74页 |
·模型结果分析 | 第74-78页 |
第5章 影响机制对城市滨水区开发的指导 | 第78-107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78-82页 |
·模型解释力度 | 第78-80页 |
·特征变量影响力程度分析 | 第80-81页 |
·样本数据的类比分析 | 第81-82页 |
·直接可观水景对住宅价格的影响 | 第82-89页 |
·样本的选择及数据处理 | 第82-88页 |
·小结 | 第88-89页 |
·影响机制分析 | 第89-99页 |
·内河特征影响力的作用方式 | 第89-91页 |
·内河与绿地的配合方式 | 第91-95页 |
·滨水区的土地利用方式 | 第95-98页 |
·内河的功能类型 | 第98-99页 |
·小结 | 第99页 |
·城市滨水区开发的原则 | 第99-101页 |
·城市滨水区开发的措施 | 第101-107页 |
·城市滨水开发的核心内容在于生态品质 | 第101-103页 |
·城市滨水区开发的核心手段是水、人、城的有效互动 | 第103-107页 |
结论 | 第107-109页 |
·本文基本结论 | 第107-108页 |
·本研究中的不足 | 第108-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4页 |
附录1 住宅小区样本明细表 | 第114-118页 |
附录2 样本的各特征变量及量化值 | 第118-13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