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碳排放交易机制对我国发电权置换影响分析模型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7页
第1章 绪论第17-35页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7-1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32页
     ·碳排放交易研究第18-22页
     ·发电权置换研究第22-28页
     ·碳税研究第28-32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32-35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32-34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34-35页
第2章 碳排放权交易与发电权置换的理论与实践第35-57页
   ·应对气候变化与碳排放交易第35-49页
     ·碳排放交易的背景第35-38页
     ·碳排放交易的理论基础第38-40页
     ·碳排放交易的国际实践第40-44页
     ·国际主要碳市场概述第44-46页
     ·我国碳排放交易试点建设情况第46-49页
   ·我国电力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第49-53页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第49-50页
     ·调整和优化电源结构第50-51页
     ·大力发展清洁电源第51-52页
     ·探索市场化节能减碳机制第52-53页
   ·发电权置换理论与实践第53-55页
     ·发电权置换的产生和发展第53页
     ·发电权置换的分类第53-54页
     ·发电权置换的模式第54-55页
     ·发电权置换的作用和意义第55页
     ·我国发电权置换的现状第55页
   ·碳排放交易与发电权置换的关系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3章 我国发电行业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模型第57-73页
   ·碳排放权初始分配的原则和方式第57-58页
     ·碳排放权初始分配的原则第57页
     ·碳排放权初始分配的一般方式第57-58页
   ·我国发电行业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模型第58-62页
     ·基于装机容量分配第58页
     ·基于年发电量分配第58-59页
     ·基于基准历史排放量分配第59页
     ·基于发电排放强度分配第59-60页
     ·综合分配方法第60-61页
     ·算例分析第61-62页
   ·基于FAHP的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模型第62-68页
     ·评价指标体系第62-63页
     ·模糊层次分析评价模型第63-65页
     ·算例分析第65-68页
   ·基于效益和公平的碳排放权初始分配优化模型第68-72页
     ·模型构建第68-70页
     ·模型求解第70-71页
     ·算例分析第71-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4章 我国发电行业碳排放权交易定价模型第73-92页
   ·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第73-78页
     ·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主要交易形式第73-74页
     ·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第74-77页
     ·国际碳交易价格的影响因素第77-78页
   ·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政府定价模型第78-86页
     ·固定价格出售模式下政府定价模型第78-81页
     ·拍卖模式下的政府定价模型第81-86页
   ·碳排放交易企业定价模型第86-88页
     ·模型构建第86-87页
     ·定价影响因素分析第87-88页
     ·模型求解第88页
   ·碳排放权期权定价模型第88-91页
     ·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第88-89页
     ·Black-Scholes模型在碳期权交葛中的适用性第89-90页
     ·Black-Scholes模型主要参数值设定第90-91页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5章 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对发电权置换影响分析模型第92-111页
   ·我国电力行业碳排放现状与预测第92-99页
     ·我国电力行业碳排放现状第92-93页
     ·我国电力行业2020年碳排放预测第93-99页
   ·我国电力行业碳减排潜力分析第99-101页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第99页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第99-100页
     ·采用先进发电技术第100页
     ·引入市场化减碳机制第100-101页
   ·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对我国发电权置换的影响分析模型第101-110页
     ·目标函数第101-103页
     ·约束条件第103-104页
     ·算例分析第104-110页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第6章 碳排放权定价对发电权置换影响分析模型第111-122页
   ·电力行业的市场力分析第111-112页
     ·市场力的概念第111页
     ·电力行业的市场力第111页
     ·不同电力市场模式下的市场力第111-112页
   ·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市场力分析第112-117页
     ·碳排放需求预测第112-115页
     ·各省初始碳排放权分配第115-116页
     ·碳排放市场的市场力分析第116页
     ·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对市场力的影响分析第116-117页
   ·碳排放权定价对我国发电权置换的影响分析模型第117-121页
     ·分析模型构建第117页
     ·算例分析第117-121页
   ·本章小结第121-122页
第7章 碳排放交易机制下我国发电权置换模式评价第122-134页
   ·综合评价理论第122-125页
     ·综合评价的定义第122页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122-124页
     ·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第124-125页
   ·MAIGTD模型原理及粗糖集理论概述第125-128页
     ·MAIGTD模型原理第125-127页
     ·粗糙集理论第127-128页
   ·碳排放交易机制下跨区域发电权置换综合评价模型第128-133页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第129-130页
     ·综合评价步骤第130-133页
   ·本章小结第133-134页
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134-137页
   ·结论第134-135页
   ·展望第135-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4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45-14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第146-147页
致谢第147-148页
作者简介第148页

论文共1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技术转移项目管理理论及运行机制研究
下一篇: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