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张量和典型相关分析的人体行为识别算法研究

提要第1-5页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5页
第1章 绪论第15-33页
   ·课题背景第15-17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研究目的第17-18页
     ·研究意义第18页
   ·人体行为识别问题描述第18-28页
     ·行为表示方法第18-23页
     ·行为分类方法第23-2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8-31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28-30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30-31页
   ·现有工作分析和问题提出第31-32页
   ·本文的贡献第32页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32-33页
第2章 相关工作介绍第33-45页
   ·张量第33-34页
   ·典型相关分析(CCA)第34-37页
     ·CCA 的原理第34-35页
     ·CCA 表示与求解第35-37页
   ·判别学习算法第37-38页
   ·多尺度特征融合第38-40页
   ·递增学习方法第40-43页
     ·递增线性判别分析(ILDA)第40-41页
     ·递增判别典型相关分析(IDCC)第41-43页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3章 基于张量和典型相关分析的行为识别算法第45-59页
   ·引言第45-46页
   ·已有研究工作介绍第46-49页
     ·张量空间第46-47页
     ·判别的典型相关分析第47-49页
   ·方法框架第49-50页
   ·张量空间中的典型相关分析算法第50-51页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张量判别分析算法第51-54页
   ·实验和分析第54-58页
     ·参数设定第55-56页
     ·鲁棒性实验与分析第56-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4章 基于递增的判别张量的行为识别算法第59-69页
   ·引言第59页
   ·已有张量递增算法介绍第59-60页
   ·基于递增学习的判别张量降维算法第60-63页
     ·IMDCC 算法介绍第60-61页
     ·聚合性分析第61-63页
   ·实验与分析第63-68页
     ·参数设定第63-64页
     ·时间复杂度分析第64页
     ·Weizmann 行为数据库上的实验第64-67页
     ·鲁棒性实验与分析第67-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5章 基于多尺度特征和判别张量的行为识别算法第69-83页
   ·引言第69-70页
   ·基于多尺度特征的行为识别算法第70-72页
     ·贝叶斯分层网络第70-71页
     ·隐马尔科夫模型第71-72页
   ·基于多尺度特征和判别张量的行为识别算法第72-77页
     ·大尺度特征第73页
     ·中尺度特征第73页
     ·小尺度特征第73-74页
     ·算法流程第74-77页
     ·时间复杂度第77页
   ·实验与分析第77-81页
     ·理想数据库第77-79页
     ·KTH 数据库第79-81页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6章 基于张量的多判别融合算法在视觉分析上的应用第83-105页
   ·引言第83-84页
   ·相关工作第84-85页
   ·基于判别模式的典型相关分析第85-86页
   ·张量空间中的多判别融合算法第86-89页
   ·实验与分析第89-103页
     ·行为识别第89-96页
     ·目标识别上的应用第96-98页
     ·人脸识别上的应用第98-103页
   ·本章小结第103-105页
第7章 结论第105-107页
   ·本文工作总结第105-106页
   ·未来工作展望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3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13-115页
致谢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视觉显著特征的目标检测方法研究
下一篇:曲波域图像噪声的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