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论文--心脏疾病论文--血液循环衰竭论文

Ang-(1-7)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对心衰大鼠交感神经活性调节机制的研究

前言第1-5页
中文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42页
 第1节 文献综述第19-42页
  1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第19-25页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流行病学第19页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第19-23页
   ·心肌梗死后充血性心力衰竭第23页
   ·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第23-24页
   ·交感抑制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第24-25页
  2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交感神经异常兴奋的中枢机制第25-27页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异常第25页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交感神经异常兴奋的中枢机制:中枢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第25-27页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交感神经异常兴奋的中枢机制:中枢炎症第27页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交感神经异常兴奋的中枢机制:其他可能的机制第27页
  3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第27-36页
   ·历史回顾第28-29页
   ·中枢 RAAS 的发现和进展第29-30页
   ·中枢 ACE2/Ang-(1-7)/ MAS 轴第30-36页
   ·展望及意义第36页
  4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第36-42页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分区及功能第37页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与心血管系统及交感神经调节第37-39页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背外侧区第39页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背外侧区与 RAAS第39-42页
第2章 研究内容第42-72页
 第1节 实验设计第42-44页
  1 实验场所第42页
  2 实验对象第42页
  3 实验设计第42-43页
  4 统计学分析第43-44页
 第2节 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动物模型制备及鉴定第44-5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4-46页
   ·材料第44-45页
   ·方法第45-46页
  2 结果第46-48页
   ·制备心梗模型大鼠生存情况第46页
   ·超声心动图第46-47页
   ·对照组及心衰组大鼠 FS 和 LVEDP第47-48页
  3 讨论第48-49页
  4 小结第49-50页
 第3节 MAS 受体及 NOS 在正常及心衰大鼠 dlPAG 脑区的表达35第50-5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0-52页
   ·材料第50-51页
   ·方法第51-52页
  2 结果第52-54页
   ·MAS 和 nNOS 在正常大鼠 dlPAG 呈阳性表达第52-53页
   ·CHF 大鼠 dlPAG 脑区 MAS 和 nNOS 表达较正常大鼠降低第53-54页
  3 讨论第54-55页
  4 小结第55-56页
 第4节 Ang-(1-7)通过 Mas-R-nNOS-NO-GABA 途径抑制 dlPAG神经元的放电活动第56-6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7-59页
   ·材料第57页
   ·方法第57-59页
  2 结果第59-65页
   ·不同剂量 Ang-(1-7)抑制健康大鼠 dlPAG 神经元放电44第59-60页
   ·Ang-(1-7)对心衰大鼠 dlPAG 神经元放电活动的抑制作用减弱第60-62页
   ·Ang-(1-7)抑制大鼠 dlPAG 神经元放电活动机制的研究第62-65页
  3 讨论第65-66页
  4 小结第66-68页
 第5节 CHF 大鼠 dlPAG 的 GABA 释放减少直接导致 RSNA 增强第68-7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8-70页
   ·材料第68-69页
   ·方法第69-70页
  2 结果第70-71页
   ·正常及 CHF 大鼠 dlPAG 注入 ACSF 后△RSNA第70页
   ·正常及 CHF 大鼠 dlPAG 注入 Bicuculline 后△RSNA第70-71页
  3 讨论第71页
  4 小结第71-72页
第3章 结论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101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01-102页
致谢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冠心病患者内皮祖细胞的特点及瑞舒伐他汀对其干预的研究
下一篇:氨氯地平及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内皮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