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8页 |
·自由基 | 第18-21页 |
·自由基的产生 | 第18-20页 |
·光照 | 第18-19页 |
·氧化-还原反应 | 第19-20页 |
·热均裂 | 第20页 |
·自由基的分类 | 第20-21页 |
·抗氧化剂 | 第21-30页 |
·一些重要的天然抗氧化剂 | 第24-30页 |
·维生素E | 第24-25页 |
·维生素 C | 第25页 |
·类胡萝卜素 | 第25-27页 |
·木脂素和新木脂素类 | 第27页 |
·1,2,4-噁二唑类 | 第27-28页 |
·多酚类 | 第28-29页 |
·黄酮类 | 第29-30页 |
·抗氧化能力评价方法 | 第30-37页 |
·抗氧化剂脂质体系抗氧化能力的检测方法 | 第30-32页 |
·电子自旋共振法 | 第30-31页 |
·共轭二烯过氧化物(CDHP)法 | 第31页 |
·化学发光(CL)法 | 第31页 |
·化学荧光法 | 第31-32页 |
·脱氧核糖核酸-硫代巴比妥酸(DNA-TBA)法 | 第32页 |
·抗氧化剂淬灭自由基能力的检测方法 | 第32-35页 |
·ABTS~+ 法 | 第32-33页 |
·DMPD~+ 法 | 第33-34页 |
·DPPH 法 | 第34页 |
·Galvinoxyl 法 | 第34-35页 |
·ORAC 法 | 第35页 |
·TRAP 法 | 第35页 |
·抗氧化剂还原能力的检测方法 | 第35-37页 |
·FRAP 法 | 第35-36页 |
·循环伏安法 | 第36-37页 |
·本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工作 | 第37-38页 |
第二章 厚朴粗提物的分离纯化与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第38-61页 |
·引言 | 第38-4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59页 |
·实验材料 | 第40-42页 |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缩酮反应 | 第42-43页 |
·厚朴酚 | 第43页 |
·淬灭 ABTS~+ | 第43-47页 |
·淬灭 DPPH | 第47-49页 |
·淬灭 galvinoxyl 自由基 | 第49-50页 |
·还原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 | 第50-51页 |
·淬灭单线态氧(~1O_2) | 第51-53页 |
·抑制β-胡萝卜素-亚油酸的氧化 | 第53-54页 |
·抑制 Cu~(2+)/GSH 引发的 DNA 氧化反应 | 第54-55页 |
·抑制 OH 引发的 DNA 氧化反应 | 第55-56页 |
·抑制 AAPH 引发的 DNA 氧化反应 | 第56-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附录 | 第60-61页 |
第三章 Ailanthoidol的合成及修饰与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第61-89页 |
·引言 | 第61-64页 |
·实验部分 | 第64-85页 |
·实验材料 | 第64-65页 |
·5-二甲氨基甲基-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4) | 第65页 |
·5-氯甲基-4 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6) | 第65-66页 |
·季磷盐(7) | 第66页 |
·4-苄氧基-3-甲氧基苯甲醛(8) | 第66页 |
·4-苄氧基-3-甲氧基苯甲酰氯(10) | 第66-67页 |
·2-(4’-苄氧基-3’-甲氧基苯基)-7-甲氧基苯并呋喃-5-甲醛(11) | 第67页 |
·2-(4’-苄氧基-3’-甲氧基苯基)-5-乙烯基碳酸乙酯-7-甲氧基苯并呋喃(12) | 第67-69页 |
·Ailanthoidol(1) | 第69-70页 |
·(E)-1-二茂铁基-3-(2’-(4’’-羟基-3’’-甲氧基苯基)-7’-甲氧基苯并呋喃基-5)-2-丙烯-1 酮(FBF)(2) | 第70-71页 |
·抑制 AAPH 引发的 DNA 氧化反应 | 第71-76页 |
·抑制 OH 引发的 DNA 氧化反应 | 第76-77页 |
·抑制 Cu~(2+)/GSH 引发的 DNA 氧化反应 | 第77-79页 |
·淬灭 ABTS+ | 第79-81页 |
·淬灭 DPPH | 第81-84页 |
·淬灭 galvinoxyl 自由基 | 第84-85页 |
·小结 | 第85-87页 |
附录 | 第87-89页 |
第四章 1,2,4-噁二唑类衍生物的合成与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第89-114页 |
·引言 | 第89-91页 |
·实验部分 | 第91-108页 |
·实验材料 | 第91页 |
·4-苄氧基-3-甲氧基苯甲醛(2) | 第91-92页 |
·4-苄氧基-3-甲氧基苯腈(3) | 第92页 |
·4-苄氧基-3-甲氧基苯甲酰胺肟(4) | 第92页 |
·酰氯的合成 | 第92-93页 |
·4-苄氧基-3-甲氧基苯甲酰氯(11) | 第92-93页 |
·苯甲酰氯(12) | 第93页 |
·2-苄氧基苯甲酰氯(13) | 第93页 |
·2-氯苯甲酰氯(14) | 第93页 |
·3-苄氧基苯甲酰氯(15) | 第93页 |
·烟酰氯(16) | 第93页 |
·3,5-二芳基-1,2,4-噁二唑的合成 | 第93-96页 |
·3,5- 双 (4- 羟基 -3- 甲氧基苯基 )-1,2,4- 噁二唑(HMOP)(17) | 第93-94页 |
·3- 苯基 -5-(4- 羟基 -3- 甲氧基苯基 )-1,2,4- 噁二唑(PHOP)(18) | 第94页 |
·3-(2-羟基苯基)-5-(4-羟基-3-甲氧基苯基)-1,2,4-噁二唑(2HOP)(19) | 第94-95页 |
·3-(2-氯苯基)-5-(4-羟基-3-甲氧基苯基)-1,2,4-噁二唑(CHOP)(20) | 第95页 |
·3-(3-羟基苯基)-5-(4-羟基-3-甲氧基苯基)-1,2,4-噁二唑(2HOP)(21) | 第95页 |
·3-(3-吡啶基)-5-(4-羟基-3-甲氧基苯基)-1,2,4-噁二唑(PYOP)(22) | 第95-96页 |
·淬灭 ABTS+ | 第96-100页 |
·淬灭 DPPH | 第100-103页 |
·抑制 OH 引发的 DNA 氧化反应 | 第103-104页 |
·抑制 Cu2+/GSH 引发的 DNA 氧化反应 | 第104-105页 |
·抑制 AAPH 引发的 DNA 氧化反应 | 第105-108页 |
·小结 | 第108-111页 |
附录 | 第111-114页 |
第五章 新木脂素类天然产物和噁二唑类衍生物的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 第114-120页 |
·淬灭自由基的能力的比较 | 第114-117页 |
·抑制 AAPH、Cu2+/GSH 和 OH 引发的 DNA 氧化反应的能力的比较 | 第117-119页 |
·小结 | 第119-12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20-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9页 |
作者简历 | 第139-140页 |
致谢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