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私人诉讼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一、 反垄断私人诉讼概述 | 第13-17页 |
(一) 反垄断私人诉讼的概念及其特征 | 第13-14页 |
(二) 反垄断私人诉讼的起源 | 第14-17页 |
二、 反垄断私人诉讼的程序衔接 | 第17-21页 |
(一) 国外反垄断私人诉讼程序衔接模式 | 第17-19页 |
(二) 我国反垄断私人诉讼程序衔接模式 | 第19-21页 |
三、 反垄断私人诉讼的法院管辖 | 第21-25页 |
(一) 域外反垄断私人诉讼的法院管辖 | 第21-23页 |
(二) 我国反垄断私人诉讼的法院管辖 | 第23-25页 |
四、 反垄断私人诉讼的原告资格 | 第25-30页 |
(一) 美国反垄断私人诉讼的原告资格 | 第25-26页 |
(二) 欧盟反垄断私人诉讼的原告资格 | 第26页 |
(三) 日本反垄断私人诉讼的原告资格 | 第26-27页 |
(四) 台湾地区反垄断私人诉讼的原告资格 | 第27页 |
(五) 域外反垄断私人诉讼原告资格上规定的差异 | 第27页 |
(六) 我国反垄断私人诉讼的原告资格 | 第27-30页 |
五、 反垄断私人诉讼的集团诉讼程序 | 第30-35页 |
(一) 国外集团诉讼程序 | 第31-33页 |
(二) 我国集体诉讼模式 | 第33-35页 |
六、 反垄断私人诉讼的证据规则 | 第35-39页 |
(一) 证据开示制度 | 第35-36页 |
(二) 获取反垄断主管机关证据的规则 | 第36-37页 |
(三) 原告证明责任的分配与减轻 | 第37-38页 |
(四) 我国反垄断证据规则的改进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