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飞秒激光烧蚀硅表面形成的拉曼散射增强衬底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 ·前言 | 第10-11页 |
| ·拉曼散射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 第11-14页 |
| ·经典解释 | 第12-13页 |
| ·量子解释 | 第13-14页 |
|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 第14-20页 |
| ·电磁增强机制 | 第14-15页 |
| ·化学增强机制 | 第15-16页 |
| ·SERS活性衬底 | 第16-20页 |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基于飞秒激光的SERS活性衬底的制备 | 第23-36页 |
| ·飞秒激光微纳加工的原理及特点 | 第23-25页 |
| ·实验装置的建立 | 第25-28页 |
| ·实验样品准备 | 第25页 |
| ·飞秒微加工系统的搭建 | 第25-28页 |
| ·硅表面的飞秒激光微构造 | 第28-33页 |
| ·激光脉冲的吸收 | 第28-29页 |
| ·热状态下材料的熔融和烧蚀 | 第29-30页 |
| ·非热状态下材料的熔融和烧蚀 | 第30页 |
| ·材料表面的再凝固 | 第30-32页 |
| ·不同激光功率对形貌的影响 | 第32-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 第三章 表面粗糙化处理的硅衬底SERS实验与分析 | 第36-44页 |
| ·SERS的测量装置 | 第36-37页 |
| ·微结构硅衬底的SERS实验 | 第37-42页 |
| ·实验准备 | 第37页 |
| ·SERS的测量结果与分析 | 第37-42页 |
| ·小结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 总结 | 第44-4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第45-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