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骨伤科论文--现代医学骨伤科疾病论文

员利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录第1-8页
中文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3-33页
 综述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代研究概况第13-25页
  1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第13-20页
   ·流行病学特点第13页
   ·病因第13-17页
   ·产生腰腿痛的机制第17-20页
  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西医治疗第20-25页
   ·西药的治疗第20-21页
   ·手术及手法治疗第21-25页
 综述二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概况第25-33页
  1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第25-28页
   ·腰痛第25页
   ·痹症第25-26页
   ·病因病机第26-28页
  2 中医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第28-33页
   ·中草药的内服第28-29页
   ·中草药的外用第29页
   ·推拿手法第29页
   ·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第29页
   ·针灸治疗第29-30页
   ·小针刀治疗第30-33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33-68页
 前言第33-35页
 研究一 员利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第35-51页
  临床资料第35-36页
   1 研究背景第35页
   2 研究目标第35-36页
  研究方法第36-41页
   1 研究内容第36页
   2 研究对象第36-38页
   ·资料收集场所第36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第36-37页
   ·病例纳入标准第37页
   ·病例排除标准第37页
   ·评分标准第37-38页
   3 研究方案第38-39页
   ·试验设计第38页
   ·随机方法第38页
   ·治疗方法第38页
   ·随访第38页
   ·观察指标第38-39页
   ·疗效评价第39页
   4 处理脱落的病例第39页
   5 终止实验的标准第39-40页
   6 不良事件的记录和报告方法第40页
   7 统计学方法第40-41页
  研究结果第41-45页
   1 基线资料第41-42页
   2 结果第42-45页
   ·主要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第42-43页
   ·镇痛效果评价第43-44页
   ·临床疗效第44页
   ·不良事件第44-45页
  讨论第45-51页
   1 分析第45-51页
   ·结果的讨论第45-46页
   ·理论基础第46-48页
   ·员利针针法第48-49页
   ·经验分析第49-50页
   ·问题与展望第50页
   ·结论第50-51页
 研究二 员利针疗法的起效时间及镇痛时长的观察第51-68页
  临床资料第51-52页
   1 研究背景第51页
   2 研究目标第51-52页
  研究方法第52-57页
   1 研究内容第52页
   2 研究对象第52-53页
   ·资料收集场所第52页
   ·诊断标准第52页
   ·病例纳入标准第52-53页
   ·病例排除标准第53页
   ·评分标准第53页
   3 研究方案第53-54页
   ·试验设计第53页
   ·随机方法第53页
   ·治疗方法第53-54页
   ·随访第54页
   ·观察指标第54页
   ·疗效评价第54页
   4 处理脱落的病例第54页
   5 终止实验的标准第54-55页
   6 不良事件的记录和报告方法第55页
   7 统计学方法第55-57页
  研究结果第57-64页
   1 基线资料第57-60页
   2 结果第60-64页
   ·起效时间与镇痛时长第60-61页
   ·简式McGill疼痛量表评分第61-63页
   ·安全性分析第63-64页
  讨论第64-68页
   1 结果探讨第64页
   2 镇痛时长的比较第64页
   3 治疗后的各项观测指标的比较第64-65页
   4 员利针与圆利针的讨论第65页
   5 员利针疗法与普通针灸的比较:针具、取穴、手法第65-66页
   ·针具第65页
   ·取穴第65-66页
   ·手法第66页
   6 问题与展望第66-67页
   7 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7页
致谢第77-79页
附表第79-81页
个人简历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拟脾肾双补方治疗更年期手足部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基于天人相应理论研究光照时间过长对小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