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配偶权及其侵害救济之法理分析 | 第16-28页 |
·配偶权的概念 | 第16-17页 |
·配偶权的特征 | 第17-18页 |
·配偶权的内容 | 第18-20页 |
·配偶权侵害的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配偶权侵害之构成要件 | 第22-25页 |
·违法行为 | 第22-23页 |
·损害事实 | 第23-24页 |
·因果关系 | 第24页 |
·主观过错 | 第24-25页 |
·配偶权侵害之形态分析 | 第25-27页 |
·外部型侵害 | 第25-26页 |
·内部型侵害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国内配偶权侵害立法现状及反思 | 第28-36页 |
·国内配偶权侵害救济的立法现状 | 第28-29页 |
·国内配偶权侵害救济反思 | 第29-35页 |
·配偶权的界定不明 | 第29-30页 |
·现行法律对配偶权侵害救济缺失 | 第30-33页 |
·受害者举证责任较严苛 | 第33-34页 |
·侵害之诉提起时间不当 | 第34页 |
·刑法保护方式力度较弱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部分国家和地区现有配偶权制度的立法及对我国借鉴 | 第36-40页 |
·大陆法系国家 | 第36页 |
·英美法系国家 | 第36-37页 |
·我国港澳台地区 | 第37-38页 |
·比较分析及对我国立法的借鉴意义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配偶权侵害救济制度的完善 | 第40-50页 |
·实体法角度:规定完整的配偶权保护制度 | 第40-45页 |
·完善配偶权的各项权能 | 第40-41页 |
·全面完善侵害配偶权损害赔偿制度 | 第41-44页 |
·完善刑事惩治相关制度 | 第44-45页 |
·程序法角度:全面建立配偶权侵害救济制度 | 第45-49页 |
·完善举证取证制度 | 第45-46页 |
·配偶权侵害之诉提请期间 | 第46-47页 |
·建立民事保护令制度 | 第47-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