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1 绪论 | 第9-11页 |
| 2 软交换技术基础 | 第11-16页 |
| ·软交换起源及概念 | 第11-12页 |
| ·软交换的体系架构 | 第12-13页 |
| ·软交换的总体架构 | 第12页 |
| ·接入层 | 第12-13页 |
| ·传输层 | 第13页 |
| ·控制层 | 第13页 |
| ·业务层 | 第13页 |
| ·软交换的功能特点 | 第13-14页 |
| ·软交换的主要功能 | 第13-14页 |
| ·软交换的优点 | 第14页 |
| ·软交换的意义 | 第14页 |
| ·软交换所使用的主要协议 | 第14-16页 |
| 3 NGN网络 | 第16-20页 |
| ·什么是NGN | 第16页 |
| ·NGN体系结构 | 第16-17页 |
| ·NGN的关键技术 | 第17-20页 |
| 4 软交换技术在NGN中的应用——运营商组网方案 | 第20-30页 |
| ·NGN组网策略 | 第20-21页 |
| ·NGN体系各层组网方案 | 第21-26页 |
| ·控制层软交换组网方案 | 第21页 |
| ·局端网络组织方案 | 第21-22页 |
| ·PSTN汇接局优化改造和长途分流 | 第22-24页 |
| ·接入层的网络组织方案 | 第24-25页 |
| ·应用层网络建设要求 | 第25页 |
| ·承载网建设方案 | 第25-26页 |
| ·PSTN平滑过渡NGN整体组网解决方案——全网智能化 | 第26-30页 |
| ·全网智能化的核心思想及特点 | 第26-27页 |
| ·全网智能化的模式 | 第27页 |
| ·全网智能化的组网方案 | 第27-28页 |
| ·软交换设备内置SSP功能时的组网方案 | 第28页 |
| ·PSTN网络具有SSP功能时的组网方案 | 第28-30页 |
| 5 跨大区全网智能化工程技术方案 | 第30-39页 |
| ·工程概述 | 第30页 |
| ·网络规划 | 第30-32页 |
| ·双归属实施方案 | 第32-39页 |
| ·数据设定原则 | 第32-34页 |
| ·端局数据设定说明 | 第34页 |
| ·软交换中心SoftX3000数据设定说明及编号方案 | 第34-37页 |
| ·信令链路配置说明 | 第37页 |
| ·中继电路配置说明 | 第37页 |
| ·新增端局、局向配置说明 | 第37-39页 |
| 6 L省W运营商智能网系统融合实施方案 | 第39-57页 |
| ·L省W运营商智能网系统融合实施目标 | 第39页 |
| ·智能网系统融合技术方案建议 | 第39-46页 |
| ·L省W运营商现有智能网络结构 | 第39-41页 |
| ·L省W运营商各地市原智能网结构及说明 | 第41-43页 |
| ·L省W运营商原SSP智能网承载业务说明 | 第43-45页 |
| ·L省W运营商新建NGN智能网结构及业务概要 | 第45-46页 |
| ·融合后业务流程说明 | 第46-57页 |
| ·SSP融合后业务流程触发顺序原则 | 第46-47页 |
| ·融合后业务触发流程说明 | 第47-53页 |
| ·融合后原特殊业务的处理 | 第53-57页 |
| 7 结束语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