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解淀粉芽孢杆菌PEBA20抗菌活性相关基因的检测及调控基因spo0A突变株的初步构建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引言第10-23页
   ·生防细菌的生物防治机制第10-15页
     ·生防细菌中芽孢杆菌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几种抗菌活性物质简介第12-15页
   ·生防细菌的生物膜形成、芽孢形成、抗菌活性及运动性之间的关系第15-21页
     ·生物膜简介第15-16页
     ·芽孢杆菌生物膜形成与芽孢形成的关系第16-17页
     ·芽孢杆菌生物膜形成与抗菌活性物质的产生的关系第17-19页
     ·芽孢杆菌生物膜形成与运动性的关系第19-21页
   ·基因打靶技术第21-22页
     ·同源重组技术第21-22页
     ·结合了反向筛选标记的两步交换同源重组第22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2-2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3-36页
   ·材料第23-25页
     ·菌株与质粒第23页
     ·溶液及培养基配制第23-24页
       ·培养基配制第23页
       ·溶液配制第23-24页
     ·仪器与试剂第24-25页
       ·主要仪器第24页
       ·生化及分子生物学试剂第24-25页
   ·试验方法第25-36页
     ·B.amyloliquefaciens PEBA20抗菌活性相关基因检测第25-30页
       ·基因组DNA的提取(CTAB/NaCl法)第25页
       ·抗菌活性相关基因的PCR扩增第25-27页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第27页
       ·PCR产物回收第27-28页
       ·PCR回收产物和pMD18-T克隆载体的连接第28页
       ·E.coli DH5α感受态的制备(采用CaCl_2法)第28-29页
       ·连接产物转化E.coli DH5α第29页
       ·菌落PCR检测第29页
       ·质粒提取第29-30页
       ·序列测定第30页
       ·序列分析第30页
     ·spoOA基因突变株的初步构建第30-36页
       ·spoOA基因突变株构建方法设计第30-31页
       ·突变引物设计第31-32页
       ·spoOA同源前、后臂及spoOA基因的PCR扩增第32-33页
       ·同源前臂spoOAF与同源后臂spoOAR的克隆第33页
       ·spoOAF与spoOAR的单酶切第33页
       ·spoOAF与spoOAR酶切产物的连接第33页
       ·spoOAF-spoOAR及spoOA基因与pMD18-T连接第33-34页
       ·spoOAF-spoOAR-pMD18-T和spoOA-pMD18-T的转化及验证第34页
       ·自杀质粒pWM91的提取第34页
       ·spoOAF-spoOAR重组质粒与pWM91质粒的BamH Ⅰ酶切第34页
       ·酶切产物的乙醇沉淀第34-35页
       ·乙醇沉淀产物Not Ⅰ酶切第35页
       ·spoOAF-spoOAR重组质粒与pWM91质粒的双酶切产物的连接第35页
       ·spoOAF-spoOAR-pWM91转化E.coli S17-1并验证第35-36页
       ·序列分析第3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6-49页
   ·PEBA20抗菌活性相关基因的检测第36-40页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36页
     ·抗菌活性相关基因的PCR扩增第36-37页
     ·抗菌活性相关基因的克隆第37-38页
     ·抗菌活性相关基因的序列分析第38-40页
   ·spoOA基因突变株的初步构建第40-49页
     ·spoOA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0-43页
       ·spoOA基因的克隆第40页
       ·spoOA基因的序列分析第40-43页
     ·同源前臂spoOAF与同源后臂spoOAR的PCR扩增第43-44页
     ·同源前臂spoOAF与同源后臂spoOAR的克隆第44页
     ·spoOAF-spoOAR的构建第44-45页
     ·自杀质粒pWM91的提取第45-46页
     ·spoOAF-spoOAR-pWM91的构建第46页
       ·spoOAF-spoOAR重组质粒与pWM91质粒的BamH Ⅰ与Not Ⅰ双酶切第46页
       ·spoOAF-spoOAR与pWM91质粒双酶切产物的连接及转化E.coli S17-1第46页
     ·PEBA20的spoOA基因缺失突变基因序列分析第46-49页
4 讨论第49-52页
   ·PEBA20抗菌活性相关基因检测第49-50页
   ·spoOA基因突变株的初步构建第50-52页
     ·spoOA基因对多种细胞进程的作用第50-51页
     ·spoOA基因突变株的构建第51-52页
5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65页
附录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北方棉区棉花立枯病菌融合群鉴定及优势融合群的特异性检测
下一篇:两种剂型阿维菌素光解及在土壤和小麦根部的消解动态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