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家具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插图索引 | 第7-10页 |
附表索引 | 第10-16页 |
1 绪论:新中式家具的研究框架 | 第16-29页 |
·课题来源及论文的定位 | 第16-18页 |
·课题来源:自选题 | 第16页 |
·论文的定位 | 第16-18页 |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本课题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中国传统家具的研究 | 第18-19页 |
·现阶段相关研究的主要成果 | 第19-22页 |
·相关领域中"新中式"风格研究的进展 | 第22-23页 |
·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23-25页 |
·时间和空间 | 第23-24页 |
·"传统"与"地域" | 第24页 |
·技术、制度与观念 | 第24-25页 |
·研究设想与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文化人类学方法 | 第25-26页 |
·社会人类学方法 | 第26页 |
·管理学的方法 | 第26-27页 |
·市场学的方法 | 第27页 |
·创新点 | 第27-29页 |
·探讨了"新中式"家具风格的定义及内涵 | 第27页 |
·提出了发展的年代划分 | 第27-29页 |
2 新中式家具的概念 | 第29-47页 |
·新中式传统家具 | 第30-37页 |
·概念 | 第30页 |
·传统家具的现代化 | 第30-35页 |
·"红木文化"中材料的多样性 | 第35-37页 |
·新中式现代家具 | 第37-40页 |
·新中式现代家具的概念 | 第37页 |
·新中式现代家具的产生 | 第37-38页 |
·新中式现代家具设计理论渊源 | 第38-40页 |
·新中式家具 | 第40-47页 |
·新中式家具概念与内涵 | 第41-43页 |
·多元化与时代性 | 第43-44页 |
·新中式家具设计的趋势 | 第44-47页 |
3 当代新中式家具设计的时代背景 | 第47-57页 |
·中国家具产业的发展动态 | 第47-51页 |
·国内市场 | 第47页 |
·流通领域 | 第47-48页 |
·企业基本情况 | 第48页 |
·展览展销会 | 第48-49页 |
·家具产业区 | 第49-51页 |
·中国家具的国际贸易 | 第51-52页 |
·发展动态 | 第51页 |
·出口家具的八大特色 | 第51-52页 |
·新中式家具的发展环境 | 第52-54页 |
·进口家具的激励 | 第52页 |
·企业的自主创新 | 第52-53页 |
·其他类型的企业中的新中式产品动态 | 第53-54页 |
·家具为之服务的住宅建筑基本发展情况 | 第54-57页 |
·居住需求的变化 | 第54页 |
·家庭生活的基本模式 | 第54-55页 |
·关注住宅的变化 | 第55页 |
·房地产开发中的新中式住宅 | 第55-57页 |
4 新中式家具理论基础 | 第57-67页 |
·传统的传承与赋新 | 第57-58页 |
·传统的概念 | 第57页 |
·传承文化 | 第57页 |
·赋予时代精神 | 第57-58页 |
·加强文化承载的可识别性 | 第58页 |
·民族家具国际化 | 第58-61页 |
·民族化与国际化的辨证关系 | 第58-59页 |
·国际化的标志 | 第59-60页 |
·民族家具产品国际化 | 第60-61页 |
·新生活方式与新家具形态 | 第61-63页 |
·消费成为休闲生活一部分 | 第61-62页 |
·SOHO和Internet带来的新生活 | 第62页 |
·住宅精装修动态成为家具行业的新增长点 | 第62页 |
·新中式消费群体的扩充 | 第62-63页 |
·与人为本与以自然为本 | 第63-67页 |
·自然因素的互动 | 第63-64页 |
·回归自然与可持续发展 | 第64-65页 |
·以人为本 | 第65-67页 |
5 新中式家具的实践 | 第67-93页 |
·"友联"的红木家具创新 | 第67-74页 |
·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 第67页 |
·产品风格 | 第67-68页 |
·产品设计评价 | 第68-74页 |
·结语 | 第74页 |
·"三有"的新中式现代家具实践 | 第74-80页 |
·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 第74-75页 |
·受个人影响形成的企业文化 | 第75-76页 |
·新中式理念 | 第76-80页 |
·结语 | 第80页 |
·"联邦"的文化赋新 | 第80-88页 |
·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 第81页 |
·企业策略 | 第81-83页 |
·产品设计评价 | 第83-88页 |
·结语 | 第88页 |
·"澳珀"意匠式探索 | 第88-92页 |
·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 第89页 |
·产品设计评价 | 第89-91页 |
·根究出现现象原因 | 第91-92页 |
·小结 | 第92-93页 |
6 我的设计实践 | 第93-101页 |
·设计目的 | 第93页 |
·设计定位 | 第93-94页 |
·以民间家具为原型 | 第93页 |
·造型的适应性 | 第93页 |
·造型的时尚性 | 第93-94页 |
·设计内容 | 第94-99页 |
·设计的改进性方向 | 第99-101页 |
·造型上 | 第99-100页 |
·结构上 | 第100页 |
·适应性上 | 第100-101页 |
结论 | 第101-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9页 |
附录A | 第109-110页 |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110-111页 |
致谢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