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光伏发电技术发展现状 | 第11-16页 |
·光伏发电系统结构发展现状 | 第11-14页 |
·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2 多模块组合式光伏发电系统结构研究 | 第17-28页 |
·失配情况下光伏阵列能量损失分析 | 第17-20页 |
·直流模块式光伏发电系统性能评估 | 第20-24页 |
·串联直流模块式结构 | 第21-22页 |
·旁路直流模块式结构 | 第22页 |
·并联直流模块式结构 | 第22-23页 |
·三种直流模块式结构性能比较 | 第23-24页 |
·并联直流模块式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分析 | 第24-27页 |
·并联直流模块式系统结构设计 | 第24-25页 |
·并联直流模块式系统运行模式分析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并联直流模块式系统前级变换器拓扑研究 | 第28-45页 |
·前级DC/DC变换器拓扑优选 | 第28-29页 |
·有源箝位交错并联Flyback-Boost变换器原理分析 | 第29-36页 |
·交错并联反激变换器特性分析 | 第30页 |
·引入耦合绕组后变换器换流过程分析 | 第30-32页 |
·采用有源箝位后变换器工作模态分析 | 第32-36页 |
·变换器参数设计及关键工作波形仿真分析 | 第36-44页 |
·电压增益分析 | 第37页 |
·励磁电感及漏感电流分析 | 第37-39页 |
·箝位电容电压分析 | 第39-40页 |
·开关管零电压开通分析 | 第40-41页 |
·开关管电压电流应力分析 | 第41-43页 |
·输出二极管电压电流应力分析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 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研究 | 第45-61页 |
·太阳电池工程实用模型及误差分析 | 第45-51页 |
·太阳电池理论数学模型 | 第45-47页 |
·太阳电池工程实用模型及测试 | 第47-49页 |
·工程实用模型误差分析 | 第49-51页 |
·两种自寻优MPPT算法对比分析 | 第51-57页 |
·MPPT基本原理与仿真模型 | 第51-52页 |
·扰动观察法实现及分析 | 第52-54页 |
·电导增量法实现及分析 | 第54-57页 |
·基于变步长的改进电导增量法 | 第57-60页 |
·基于变步长的改进电导增量法实现原理 | 第57-58页 |
·新算法跟踪效果仿真分析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5 并联直流模块式光伏发电系统直流模块设计 | 第61-79页 |
·直流模块硬件设计 | 第61-73页 |
·直流变换器电路设计 | 第62-64页 |
·MOSFET驱动电路设计 | 第64-65页 |
·隔离采样电路设计 | 第65-68页 |
·辅助电源电路设计 | 第68-70页 |
·DSP控制电路设计 | 第70-73页 |
·直流模块软件设计 | 第73-78页 |
·MPPT程序设计 | 第74-77页 |
·RS485通信程序设计 | 第77-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6 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79-88页 |
·实验环境构建 | 第79-81页 |
·直流变换器功能实验 | 第81-84页 |
·直流变换器效率实验 | 第84-85页 |
·直流模块MPPT实验 | 第85-86页 |
·多模块并联系统实验 | 第86-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7 结论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附录A | 第94-96页 |
附录B | 第96-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