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前言 | 第10-11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 ·聚酯热熔胶概述 | 第11-13页 |
| ·热熔胶 | 第11-12页 |
| ·聚酯热熔胶 | 第12-13页 |
| ·聚酯热熔胶的应用 | 第13-15页 |
| ·热熔胶膜的应用 | 第13-14页 |
| ·在纺织品中的应用 | 第14页 |
| ·在制鞋业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 ·在其它行业中的应用 | 第15页 |
| ·合成聚酯热熔胶用的催化剂 | 第15-19页 |
| ·锑系催化剂 | 第15-16页 |
| ·锗系催化剂 | 第16-17页 |
| ·钛系催化剂 | 第17页 |
| ·锡系催化剂 | 第17-18页 |
| ·复合催化剂 | 第18-19页 |
| ·聚酯热熔胶的改性方法 | 第19-22页 |
| ·共聚改性 | 第19-20页 |
| ·共混改性 | 第20-21页 |
| ·复合改性 | 第21-22页 |
| ·本文工作 | 第22-23页 |
| 第2章 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的合成工艺 | 第23-30页 |
| ·实验部分 | 第23-24页 |
| ·实验原料和试剂 | 第23页 |
|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 ·PTT的合成 | 第23-24页 |
| ·分析测试 | 第2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4-29页 |
| ·催化剂用量 | 第24-25页 |
| ·PDO-TA的摩尔比 | 第25-27页 |
| ·酯化温度和缩聚温度 | 第27-29页 |
| ·缩聚反应时间 | 第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3章 对苯二甲酸与1,3-丙二醇酯化动力学的研究 | 第30-48页 |
| ·实验原料与仪器 | 第30-32页 |
| ·实验方法与过程 | 第32-34页 |
|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 ·实验过程 | 第33-34页 |
| ·实验分析 | 第34-36页 |
| ·NaOH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 第34-35页 |
| ·酸浓度的计算 | 第35页 |
| ·醇浓度的计算 | 第35-36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6-47页 |
| ·对苯二甲酸反应级数 | 第36-37页 |
| ·丙二醇反应级数的测定 | 第37-39页 |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39-42页 |
| ·催化剂的影响 | 第42-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4章 制膜用PNT共聚酯热熔胶的合成 | 第48-62页 |
| ·实验部分 | 第48-52页 |
|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48页 |
| ·实验方法 | 第48-49页 |
| ·实验步骤 | 第49-52页 |
| ·测试与分析 | 第52-55页 |
| ·分析仪器 | 第52-53页 |
| ·熔融指数 | 第53页 |
| ·显微熔点 | 第53页 |
| ·开放时间 | 第53-54页 |
| ·邵氏硬度 | 第54页 |
| ·熔融粘度 | 第54-55页 |
| ·剥离强度 | 第5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1页 |
| ·间苯二甲酸的影响 | 第55-56页 |
| ·新戊二醇的影响 | 第56-57页 |
| ·醇酸比的影响 | 第57-58页 |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58页 |
| ·催化剂的影响 | 第58-59页 |
| ·改性剂的影响 | 第59-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