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刹那间人性的狂欢--关于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阐释

内容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5页
引言第15-19页
一、 马克思主义人本化思潮的历史背景第19-24页
二、 存在主义的内涵第24-30页
 (一) 存在主义的历史发展逻辑第24-27页
 (二) 存在主义的含义第27-30页
三、 萨特存在主义中人的意义第30-45页
 (一)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出发点第30-32页
 (二) 萨特存在主义中人的意义第32-45页
  1、 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第32-35页
  2、 人:一种主观性存在或意识存在第35-36页
  3、 “存在先于本质”第36-39页
  4、 存在与虚无第39-43页
   (1) 人作为纯粹的否定性存在而成为“虚无”第39-40页
   (2) 人在心理时间延展中陷入虚无第40-41页
   (3) 纯粹否定性:向可能性超越的虚无第41-42页
   (4) 现实中的人在孤独、压抑之中迷失自我第42-43页
  5、 萨特存在主义中人的异化第43-45页
四、 萨特存在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过渡第45-48页
五、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对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态第48-56页
 (一) 萨特对马克思主义的“推崇”第48-50页
 (二) 萨特对马克思主义苏联解读方式的批判第50-56页
六、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人本学基础第56-62页
 (一)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以个体的人作为哲学出发点第56-57页
 (二)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中“实践”的意义第57-62页
  1、 “实践”的定义第57-58页
  2、 “实践”的意义第58-60页
  3、 辩证法就是实践第60-62页
七、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历史观第62-81页
 (一) 萨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第62-63页
 (二)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诱因:匮乏第63-65页
 (三)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人学辩证法内涵第65-81页
  1、 个体实践与惰性实践第65-66页
  2、 序列的概念第66-67页
  3、 集团的概念第67-74页
   (1) “融合的集团”第68-69页
   (2) “誓愿的集团”第69-71页
   (3) “制度的集团”第71-74页
  4、 人类历史的总体化运动第74-76页
  5、 萨特的“共产主义”第76-81页
   (1) 与共产主义理论的“共性”第76-78页
   (2) 抗争就是目的第78-79页
   (3) 萨特: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第79-81页
八、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中人的意义第81-85页
 (一) 人永远处于否定性运动之中第81页
 (二) 人学辩证法代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81-85页
结语第85-87页
致谢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
下一篇:论新时期和谐党群关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