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茄果类论文--辣椒论文

辣椒品种对侧多食跗线螨的抗性鉴定及生化抗性机制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前言第13-1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29页
 1 植物抗虫(螨)性的鉴定与评价研究概况第15-20页
   ·植物抗虫性的鉴定与评价方法第16-18页
   ·植物抗螨性的鉴定与评价方法第18-20页
 2 植物抗虫(螨)性生化机制的研究概况第20-26页
   ·植物的组成抗性与诱导抗性第20-21页
   ·植物的保护酶系统与抗虫(螨)性的关系第21-22页
   ·植物次生代谢物质与抗虫(螨)性的关系第22-26页
     ·植物次生代谢物质概述第22-23页
     ·植物次生代谢物质与抗虫性的关系第23-25页
     ·植物次生物质与抗螨性的关系第25-26页
 3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第26-29页
第二章 辣椒品种对侧多食跗线螨的田间抗性鉴定第29-3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9-31页
   ·供试辣椒品种第29页
   ·侧多食跗线螨种群建立第29页
   ·田间小区设计第29页
   ·田间抗性鉴定第29-31页
     ·叶片危害指数法第29-30页
     ·螨量比值法第30-3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1-33页
   ·叶片危害指数法鉴定结果第31页
   ·螨量比值法鉴定结果第31-33页
 3 讨论第33-35页
第三章 辣椒品种抗侧多食跗线螨的抗生性和忌避性测定第35-4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5-36页
   ·供试辣椒品种第35页
   ·侧多食跗线螨种群建立第35页
   ·试验仪器设备第35页
   ·田间小区设计第35页
   ·抗性鉴定与筛选方法第35-36页
     ·室外抗性鉴定与筛选方法第35页
     ·室内抗性鉴定方法第35-36页
     ·数据处理第3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6-39页
   ·室外抗性鉴定结果第37页
   ·室内抗性鉴定结果第37-39页
     ·种质抗螨的抗生性第37-38页
     ·种质抗螨的忌避性第38-39页
 3 讨论第39-41页
第四章 辣椒品种保护酶活性与抗侧多食跗线螨的关系研究第41-5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1-43页
   ·供试辣椒品种第41页
   ·侧多食跗线螨种群建立第41页
   ·试验仪器设备第41页
   ·试验试剂第41-42页
   ·田间小区设计第42页
   ·样品的采集、提取及保护酶活性测定方法第42-43页
     ·样品采集第42页
     ·粗酶液提取第42页
     ·保护酶活性的测定方法第42-43页
   ·数据处理第4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3-49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抗螨性的关系第43-45页
   ·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抗螨性的关系第45-46页
   ·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抗螨性的关系第46-47页
   ·苯丙氨酸裂解酶活性与抗螨性的关系第47-49页
 3 讨论第49-51页
第五章 辣椒品种次生代谢物质与抗侧多食跗线螨的关系研究第51-6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1-53页
   ·供试辣椒品种第51页
   ·侧多食跗线螨种群建立第51页
   ·试验仪器设备第51页
   ·试验试剂第51页
   ·田间小区设计第51页
   ·样品采集第51页
   ·次生代谢物质含量的测定方法第51-53页
     ·辣椒碱含量测定第51-52页
     ·多酚含量测定第52页
     ·单宁含量测定第52-53页
   ·数据处理第5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3-60页
   ·辣椒碱含量与抗螨性的关系第53-54页
   ·多酚含量与抗螨性的关系第54-57页
   ·单宁含量与抗螨性的关系第57-60页
 3 讨论第60-6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6页
 1 研究结论第63-64页
 2 研究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元土壤养分状况与烤烟生长和化学成分的关系
下一篇:红阳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的解剖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