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3页 |
·选题背景 | 第17-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理论意义 | 第19页 |
·实践意义 | 第19-20页 |
·文献研究综述 | 第20-27页 |
·国外学者研究综述 | 第20-21页 |
·国内学者研究综述 | 第21-25页 |
·对已有文献的评述 | 第25-27页 |
·研究的基础理论 | 第27-29页 |
·人口转变理论 | 第27-28页 |
·人口老龄化理论 | 第28页 |
·人口与劳动力供给理论 | 第28-29页 |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29-30页 |
·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创新点 | 第30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30-33页 |
·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技术路线 | 第32-33页 |
第二章 上海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发展预测 | 第33-53页 |
·上海人口发展及老龄化现状 | 第33-40页 |
·上海人口发展状况 | 第33-37页 |
·上海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 | 第37-40页 |
·上海人口发展未来趋势和特点 | 第40-53页 |
·上海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 | 第40-47页 |
·上海人口老龄化发展的特点 | 第47-53页 |
第三章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 第53-67页 |
·上海劳动力供给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 第53-58页 |
·上海劳动力供给的特点 | 第53-55页 |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质和量的影响 | 第55-58页 |
·上海市劳动力供需预测分析 | 第58-67页 |
·上海市劳动力供给预测 | 第58-60页 |
·上海市劳动力需求预测 | 第60-64页 |
·上海劳动力供需缺口预测 | 第64-67页 |
第四章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养老负担的影响 | 第67-97页 |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养老负担系数的影响 | 第67-74页 |
·上海市社会负担系数现状 | 第68-70页 |
·上海市社会负担系数发展预测 | 第70-71页 |
·劳动力抚养负担与经济增长 | 第71-74页 |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支出负担的影响 | 第74-93页 |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金支出负担 | 第75-82页 |
·人口老龄化与医疗费用支出负担 | 第82-86页 |
·人口老龄化与财政社会保障负担 | 第86-93页 |
·人口老龄化对养老服务投入负担的影响 | 第93-97页 |
·老龄化与养老服务投入 | 第93-95页 |
·老龄化与医疗服务投入 | 第95-97页 |
第五章 人口老龄化对家庭养老负担的影响 | 第97-126页 |
·上海市家庭规模及结构变动 | 第97-103页 |
·50 至 70 年代家庭规模和结构 | 第97-98页 |
·80 至 90 年代家庭规模和结构 | 第98-101页 |
·2000 年以来家庭规模和结构 | 第101-103页 |
·上海市家庭变动趋势预测 | 第103-106页 |
·预测方法及数据来源 | 第103-104页 |
·预测结果分析 | 第104-106页 |
·上海市家庭养老负担分析 | 第106-110页 |
·人口老龄化与家庭老年抚养比 | 第106-107页 |
·人口老龄化与家庭养老经济压力 | 第107-110页 |
·上海市家庭养老负担现状——基于实证调研分析 | 第110-126页 |
·调查方案的设计 | 第110页 |
·指标的构成及设置 | 第110-111页 |
·调研结果的分析 | 第111-124页 |
·小结 | 第124-126页 |
第六章 应对人口老龄化影响的对策研究 | 第126-141页 |
·国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 | 第126-130页 |
·开源节流,改革传统养老金计划 | 第126-127页 |
·推迟退休,鼓励更多老人继续就业 | 第127-128页 |
·鼓励迁移,促进更多移民劳动力供给 | 第128页 |
·鼓励生育,增加未来劳动力供给 | 第128-129页 |
·积极老龄化,减轻老年照顾压力 | 第129-130页 |
·我国及上海应对老龄化的对策建议 | 第130-141页 |
·配套人口政策,应对人口变化 | 第130-132页 |
·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创造老年人口红利 | 第132-134页 |
·系列社会改革,提高社会养老能力 | 第134-139页 |
·积极老龄化,提高老人自我赡养能力 | 第139-141页 |
第七章 总结及展望 | 第141-145页 |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141-143页 |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第143-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50页 |
附录 | 第150-1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159-160页 |
致谢 | 第160-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