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论文

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3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页
  (一) 研究背景第8页
  (二) 研究意义第8页
 二、文献综述第8-11页
  (一) 国外关于探究式教学的研究现状第9-10页
  (二) 国内关于探究式教学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三、研究方法第11-12页
  (一) 文献研究法第11页
  (二) 问卷调查法第11页
  (三) 个案研究法第11页
  (四) 访谈法第11-12页
 四、研究内容第12页
 五、创新之处第12-13页
  (一) 研究思路创新第12页
  (二) 研究内容创新第12-13页
第二章 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3-17页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概述第13-15页
  (一) 探究与探究教学的内涵第13-14页
  (二)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第14-15页
 二、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第15-17页
  (一) 心理学基础第15-16页
  (二) 教育学基础第16-17页
第三章 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模式现状调查与分析第17-22页
 一、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模式现状调查第17-20页
  (一) 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师应用教学模式现状调查第17-18页
  (二) 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学生学习情况现状调查第18-19页
  (三) 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现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第19-20页
 二、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现行教学模式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比较第20-22页
第四章 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探究式教学模式构建第22-39页
 一、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探究式教学模式构建的支撑系统模型第22-24页
  (一) 本体性支撑条件——《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特征第22-23页
  (二) 主体性支撑条件——学生与教师第23页
  (三) 动力性支撑条件——探究式教学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第23页
  (四) 技术性支撑条件——现代教育技术第23-24页
 二、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探究式教学模式构建的原则第24-25页
  (一) 探究性原则第24页
  (二) 自主性原则第24页
  (三) 合作性原则第24-25页
  (四) 全员参与原则第25页
  (五) 以培养职业技能为原则第25页
  (六) 可操作性原则第25页
 三、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征第25-26页
  (一) 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第25-26页
  (二) 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特征第26页
 四、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素第26-39页
  (一) 教学目标第26-27页
  (二) 基本操作程序第27-28页
  (三) 操作条件第28-33页
  (四) 教学评价体系第33-39页
第五章 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探究式教学的实施及效果分析第39-45页
 一、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探究式教学的实施过程第39-42页
 二、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效果分析第42-45页
  (一) 实施后取得的效果第42页
  (二) 实施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第42-43页
  (三) 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对策第43-45页
研究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附录第49-54页
致谢第54-55页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与优化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研究
下一篇:体验视角的沈阳故宫旅游解说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