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施工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偏位影响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 第16-18页 |
·国外的发展状况 | 第16-17页 |
·国内的发展状况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18-21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9-20页 |
·研究框架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实际工程出现的问题 | 第21-32页 |
·工程概况 | 第21-22页 |
·工程地质条件 | 第22-23页 |
·场地地形、地貌、勘察等级 | 第22页 |
·场地地层 | 第22-23页 |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 | 第23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3页 |
·场地稳定性 | 第23-24页 |
·稳定性分析 | 第23页 |
·抗震条件分析 | 第23-24页 |
·波速测试 | 第24页 |
·岩土参数的分析和选用 | 第24页 |
·基础方案分析 | 第24-25页 |
·土方开挖方案 | 第25-28页 |
·施工资料准备 | 第25页 |
·测量放样 | 第25-26页 |
·土方开挖要求 | 第26-28页 |
·土方开挖对预应力管桩的影响 | 第28-29页 |
·该工程土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 第29-32页 |
第三章 数值分析基本理论及土体本构模型 | 第32-43页 |
·有限元模拟方法 | 第32-34页 |
·有限元法概述 | 第32-33页 |
·有限元法的分析步骤 | 第33-34页 |
·有限单元法的理论基础 | 第34-37页 |
·微分方程及其等效积分形式 | 第34-35页 |
·加权余量法 | 第35-36页 |
·有限单元法方程的建立 | 第36-37页 |
·土体的本构模型 | 第37-43页 |
·Duncan-Chang模型 | 第37-38页 |
·剑桥模型 | 第38页 |
·基于SMP准则的弹塑性模型 | 第38-39页 |
·Mohr-Coulomb理想弹塑性模型 | 第39-40页 |
·Drucker-Prager强度准则的本构模型 | 第40-43页 |
第四章 ANSYS大型有限元软件介绍 | 第43-47页 |
·ANSYS有限元软件的特点 | 第43页 |
·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的基本过程 | 第43-44页 |
·ANSYS有限元软件的生死单元技术 | 第44-46页 |
·生死单元简介 | 第44-45页 |
·生死单元的使用 | 第45-46页 |
·ANSYS的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土方施工过程的动态数值模拟 | 第47-65页 |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47-52页 |
·计算边界的设定和边界条件 | 第47-48页 |
·模型建立 | 第48-51页 |
·程序模拟的主要过程 | 第51-52页 |
·实际偏位数据与ANSYS分析结果对比 | 第52-56页 |
·实际偏位数据 | 第52页 |
·ANSYS的分析结果 | 第52-54页 |
·实际数据与模拟分析间的比较分析 | 第54-56页 |
·基坑开挖过程中对管桩偏位的影响参数分析 | 第56-65页 |
·开挖路线的影响 | 第56-58页 |
·单次开挖深度的影响 | 第58-59页 |
·土体泊松比的影响 | 第59页 |
·土体内聚力的影响 | 第59-60页 |
·土体摩擦角的影响 | 第60-61页 |
·土体重度的影响 | 第61页 |
·土体弹性模量的影响 | 第61-62页 |
·管桩直径的影响 | 第62-63页 |
·管桩弹性模量的影响 | 第63-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施工建议 | 第65-67页 |
·研究结论 | 第65-66页 |
·施工建议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