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8页 |
第一节 平菇系统分类研究进展 | 第9-14页 |
·传统的分类研究 | 第9页 |
·拮抗反应实验分类研究 | 第9-10页 |
·交配型因子测定和菌种鉴定 | 第10-11页 |
·DNA 分子标记在食用菌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 第11-14页 |
第二节 平菇酶活性研究 | 第14-15页 |
第三节 食用菌菌种保藏概况 | 第15-18页 |
第二章 平菇种质资源鉴别技术研究 | 第18-59页 |
第一节 平菇体细胞不亲和分组 | 第18-3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8-2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8-36页 |
3 讨论 | 第36页 |
第二节 平菇体细胞不亲和性与SCAR 标记分组的相关性分析 | 第36-4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6页 |
3 讨论 | 第46页 |
第三节 平菇体细胞不亲和性与性不亲和性的相关性分析 | 第46-57页 |
1 单核菌株的获得与极性测定 | 第46-4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6-48页 |
·结果 | 第48页 |
2 交配型因子的测定 | 第48-5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7页 |
3 讨论 | 第57页 |
第四节 平菇品种鉴定技术体系的初步建立 | 第57-59页 |
第三章 菌种保藏技术研究 | 第59-76页 |
第一节 保藏方法研究 | 第59-62页 |
1 材料 | 第59页 |
2 方法 | 第59-6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0-62页 |
第二节 液氮保藏技术研究 | 第62-69页 |
1 材料 | 第62-63页 |
2 方法 | 第63-6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4-69页 |
第三节 菌种保藏与酶活力的相关性研究 | 第69-7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9-71页 |
2 方法 | 第71-7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72-74页 |
第四节 讨论 | 第74-7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附录 | 第82-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