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主义视角下的公民身份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公民身份概念分析 | 第9-16页 |
·问题的缘起 | 第9-10页 |
·何谓公民身份 | 第10-12页 |
·两种公民身份理论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第二章 积极的公民形象: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的标志 | 第16-24页 |
·国家优先于个人 | 第16-18页 |
·自由主义的个人优先 | 第16-17页 |
·共和主义的国家优先 | 第17-18页 |
·积极的公民身份 | 第18-24页 |
·消极公民与积极公民 | 第18-19页 |
·公民政治参与:内在价值 | 第19-21页 |
·公民政治参与:工具价值 | 第21-24页 |
第三章.公共善: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的目的 | 第24-32页 |
·善优先于权利 | 第24-28页 |
·公共善的不同理解 | 第24-26页 |
·善与权利:谁为优先 | 第26-28页 |
·共同体与爱国主义 | 第28-32页 |
·国家与公民 | 第28-29页 |
·爱国主义 | 第29-32页 |
第四章 公民资格:共和主义公民身份实现的条件 | 第32-39页 |
·共和制度:公民权利的保障 | 第32-34页 |
·财产:公民独立的条件 | 第34-36页 |
·教育实践:公民美德的塑造 | 第36-39页 |
第五章 积极公民的培养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 | 第39-43页 |
·积极公民的培养 | 第39-41页 |
·参与制度的完善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