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沙门菌对恩诺沙星耐药判定标准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缩略语表 | 第12-13页 |
1 前言 | 第13-22页 |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制定耐药标准的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耐药判定标准定义及分类 | 第14-15页 |
·制定折点的组织 | 第15页 |
·野生型折点值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临床型折点值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药效学折点值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折点值制定程序 | 第19-20页 |
·沙门菌氟喹诺酮类药物已有标准 | 第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2页 |
·药物与试剂 | 第22-24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24页 |
·菌种鉴定与保存 | 第24-26页 |
·标准条件下最小抑菌(MIC)的测定 | 第26页 |
·制定野生型折点 | 第26-27页 |
·实验动物 | 第27-28页 |
·猪血浆中恩诺沙星定量HPLC方法的建立 | 第28-29页 |
·蛋白结合率测定 | 第29-31页 |
·制定药效学折点 | 第31-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42页 |
·猪沙门氏菌鉴定结果 | 第32-33页 |
·猪沙门氏菌对恩诺杀星的MIC结果 | 第33页 |
·制定野生型折点 | 第33-34页 |
·猪定量方法建立 | 第34-37页 |
·制定蛋白结合率 | 第37-38页 |
·制定药效学折点 | 第38-42页 |
4 讨论 | 第42-47页 |
·野生型折点 | 第42-43页 |
·药敏试验方法选择 | 第42页 |
·野生型折点值差异性原因 | 第42-43页 |
·药效学折点 | 第43-47页 |
·试验动物的选择 | 第43页 |
·样品选择 | 第43-44页 |
·流动相选择 | 第44页 |
·样品处理 | 第44页 |
·PK/PD 参数 | 第44-46页 |
·分析方法 | 第46-47页 |
5 全文总结 | 第47-48页 |
6 CLSI动物源性耐药标准研究(综述) | 第48-62页 |
·M31-A3研究 | 第49-54页 |
·药物选择 | 第49页 |
·纸片扩散法 | 第49-52页 |
·肉汤稀释法 | 第52-54页 |
·标准QC试验和标准分析方法 | 第54页 |
·M37-A3研究 | 第54-59页 |
·耐药判定标准指南 | 第55-56页 |
·质控菌株选择 | 第56-58页 |
·重新制定折点值和QC参数 | 第58-59页 |
·存在问题 | 第59-61页 |
·解决方案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 | 第71-86页 |
附录Ⅰ——研究生简介 | 第71-72页 |
附录Ⅱ——相关数据 | 第72-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