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4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的思路 | 第13页 |
·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准备 | 第14-24页 |
·相关概念 | 第14-15页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水上交通事故的特征 | 第18-19页 |
·水上交通事故与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 | 第18页 |
·发生水上交通事故的负面影响 | 第18页 |
·水上交通事故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 第18-19页 |
·水上交通事故与人生活环境的关系 | 第19页 |
·船舶操纵的特殊性容易发生水上交通事故 | 第19页 |
·发生水上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 | 第19-24页 |
·通航环境的因素 | 第19-20页 |
·船舶技术状况的因素 | 第20-21页 |
·船员的因素 | 第21-22页 |
·船公司管理的因素 | 第22页 |
·应急保障体系的因素 | 第22-24页 |
第3章 贵港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4-37页 |
·贵港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现状 | 第24-25页 |
·桂平石碧湾“12·18”水上交通事故实例分析 | 第25-30页 |
·基本情况 | 第26-28页 |
·事故经过及抢救情况 | 第28页 |
·事故原因分析 | 第28-30页 |
·贵港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30-37页 |
·贵港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功能失效 | 第30-32页 |
·贵港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中存在具体的问题 | 第32-37页 |
第4章 国外先进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经验 | 第37-41页 |
·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法制体系 | 第37页 |
·注重水上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 第37-38页 |
·执法监管部门职责统一 | 第38页 |
·具有较强的行政强制权 | 第38页 |
·建立完善的各项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机制 | 第38-41页 |
·建立政策研究和审议机制 | 第38-39页 |
·已建有较为完善的应急反应和搜救机制 | 第39页 |
·已建有扶助水运业健康发展的机制 | 第39页 |
·建有较为有效的人力资源发展机制 | 第39页 |
·已建有较为科学的水上交通管理的社会制约机制 | 第39-40页 |
·已建有较为先进的民众宣传教育机制 | 第40页 |
·已建有较为完善的中介服务机制 | 第40-41页 |
第5章 贵港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 第41-47页 |
·完善贵港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建设 | 第41-42页 |
·贵港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具体建议和对策 | 第42-47页 |
·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 第42-43页 |
·强化水运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地位 | 第43页 |
·加强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以及科学技术的应用 | 第43页 |
·组建高规格的水上交通委员会、统一水上执法机构 | 第43页 |
·依法行政,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 第43-44页 |
·加快并完善与贵港水上交通安全相关的机制建设 | 第44-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