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一 引言 | 第13-16页 |
二 朱彝尊家世生平 | 第16-24页 |
(一) 朱彝尊家世 | 第16-18页 |
(二) 朱彝尊生平履历 | 第18-24页 |
三 朱彝尊与魏耕 | 第24-37页 |
(一) 魏耕生平履历 | 第24-27页 |
(二) 朱彝尊与魏耕交游考 | 第27-30页 |
(三) 朱彝尊与魏耕交游论 | 第30-37页 |
1、朱彝尊抗清原因 | 第32-33页 |
2、朱彝尊遗民意识在学术研究中的体现 | 第33-37页 |
四 朱彝尊与曹溶 | 第37-65页 |
(一) 曹溶生平履历 | 第37-38页 |
(二) 朱彝尊曹溶交游考 | 第38-44页 |
(三) 朱彝尊与曹溶交游论 | 第44-65页 |
1、曹溶与朱家是有姻亲的世代之交 | 第44-45页 |
2、曹溶与朱彝尊政治命运惺惺相惜 | 第45-50页 |
3、曹溶是朱彝尊的经济资助者 | 第50-52页 |
4、曹溶对朱彝尊社交的提携 | 第52-55页 |
5、曹溶是朱彝尊金石考古学的领路人 | 第55-57页 |
6、曹溶是朱彝尊词学的引导者 | 第57-62页 |
7、曹溶是朱彝尊图书阅览抄写的提供者 | 第62-65页 |
五 朱彝尊与顾炎武 | 第65-83页 |
(一) 顾炎武生平履历 | 第65-67页 |
(二) 朱彝尊与顾炎武交游考 | 第67-69页 |
(三) 朱彝尊与顾炎武交游论 | 第69-83页 |
1、顾炎武与朱彝尊气节相同,情谊笃深 | 第69-72页 |
2、朱彝尊设法营救顾炎武 | 第72-74页 |
3、朱彝尊与顾炎武的友情危机 | 第74-78页 |
4、顾炎武与朱彝尊是学术交往的挚友和诤友 | 第78-83页 |
六 朱彝尊与孙承泽 | 第83-96页 |
(一) 孙承泽生平履历 | 第83-84页 |
(二) 朱彝尊与孙承泽交游考 | 第84-86页 |
(三) 朱彝尊与孙承泽交游论 | 第86-96页 |
1、孙承泽与朱彝尊有相同的政治命运 | 第86-87页 |
2、孙承泽与朱彝尊同有纂修《明史》情结 | 第87-89页 |
3、孙承泽是朱彝尊金石书画鉴赏的同好者 | 第89-94页 |
4、孙承泽与朱彝尊互相借抄图书 | 第94-96页 |
七 朱彝尊与徐乾学 | 第96-116页 |
(一) 徐乾学生平履历 | 第96-98页 |
(二) 朱彝尊与徐乾学交游考 | 第98-100页 |
(三) 朱彝尊与徐乾学交游论 | 第100-116页 |
1、朱彝尊与徐乾学的学术交往 | 第100-111页 |
2、徐乾学对朱彝尊的官场排挤 | 第111-116页 |
八 朱彝尊与纳兰成德 | 第116-131页 |
(一) 纳兰成德生平履历 | 第116-118页 |
(二) 朱彝尊与纳兰成德交游考 | 第118-121页 |
(三) 朱彝尊与纳兰成德交游论 | 第121-131页 |
1、朱彝尊与纳兰成德个人爱情经历的相似 | 第121-123页 |
2、朱彝尊与纳兰成德在词学创作上互相切磋 | 第123-125页 |
3、朱彝尊与纳兰成德的学术研究探讨 | 第125-127页 |
4、纳兰成德是朱彝尊书画赏析的同好者 | 第127-128页 |
5、朱彝尊纳兰成德二人互相借抄图书 | 第128-129页 |
6、纳兰成德对朱彝尊官场上的提携照顾 | 第129-131页 |
九 朱彝尊与周筼 | 第131-149页 |
(一) 周筼生平履历 | 第131-132页 |
(二) 朱彝尊与周筼交游考 | 第132-137页 |
(三) 朱彝尊与周筼交游论 | 第137-149页 |
1、朱彝尊对周筼人格魅力的欣赏 | 第137-139页 |
2、朱彝尊对周筼的经济援助 | 第139-141页 |
3、朱彝尊周筼互为各自搭建了交往平台 | 第141-143页 |
4、周筼与朱彝尊的学术交往 | 第143-145页 |
5、朱彝尊与周筼政治上不避讳,倾诉心声 | 第145-149页 |
十 朱彝尊与王士禛 | 第149-168页 |
(一) 王士禛生平履历 | 第149-150页 |
(二) 朱彝尊与王士禛交游考 | 第150-155页 |
(三) 朱彝尊与王士禛交游论 | 第155-168页 |
1、朱彝尊藉王士禛之名望蜚声文坛 | 第156-159页 |
2、朱彝尊与王士禛的学术交流 | 第159-163页 |
3、王士禛与朱彝尊相互借抄图书 | 第163-168页 |
十一 朱彝尊与查慎行 | 第168-186页 |
(一) 查慎行生平履历 | 第168-169页 |
(二) 朱彝尊与查慎行交游考 | 第169-176页 |
(三) 朱彝尊与查慎行交游论 | 第176-186页 |
1、朱彝尊对查慎行声名上的提携 | 第176-177页 |
2、朱彝尊对查慎行的学术影响 | 第177-180页 |
3、朱彝尊、查慎行二人仕途起伏一致 | 第180-186页 |
十二 朱彝尊与曹寅 | 第186-198页 |
(一) 曹寅生平履历 | 第186-187页 |
(二) 朱彝尊与曹寅交游考 | 第187-190页 |
(三) 朱彝尊与曹寅交游论 | 第190-198页 |
1、朱彝尊对曹寅词作创作的熏陶 | 第190-192页 |
2、朱彝尊对曹寅编修《全唐诗》的指导与帮助 | 第192-193页 |
3、朱彝尊劝曹寅刻书 | 第193-194页 |
4、曹寅捐资为朱彝尊刻书 | 第194-195页 |
5、朱彝尊与曹寅互相借抄书 | 第195-196页 |
6、朱彝尊为曹寅撰写序跋 | 第196-198页 |
十三 朱彝尊交游对其影响 | 第198-214页 |
(一) 交游对朱彝尊政治道路的影响 | 第198-199页 |
(二) 交游对朱彝尊经济状况的影响 | 第199-200页 |
(三) 交游对朱彝尊社交上的影响 | 第200-202页 |
(四) 朱彝尊交游对其经学成就的影响 | 第202-204页 |
1、《通志堂经解》的刊刻 | 第202-203页 |
2、《经义考》的编纂 | 第203-204页 |
(五) 朱彝尊交游对其金石学成就取得的影响 | 第204-206页 |
1、朱彝尊与曹溶的交往对朱彝尊金石学研究影响 | 第204-205页 |
2、朱彝尊与孙承泽的交往对朱彝尊金石学成就取得的影响 | 第205-206页 |
(六) 朱彝尊交游对其书画学成就的影响 | 第206页 |
(七) 朱彝尊交游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 第206-207页 |
(八) 朱彝尊交游对其词章创作的影响 | 第207-208页 |
1、朱彝尊与曹溶的交游对朱彝尊词章创作的影响 | 第207-208页 |
2、朱彝尊与纳兰成德的交游对朱彝尊词章创作的影响 | 第208页 |
(九) 朱彝尊交游对其文献编纂的影响 | 第208-212页 |
1、朱彝尊《词综》编纂借周筼校正音律 | 第208-209页 |
2、朱彝尊编纂《明诗综》得王士禛、周筼之力 | 第209-210页 |
3、朱彝尊在编纂文献时借众家藏书之力 | 第210-212页 |
(十) 朱彝尊交游对书籍刊刻的影响 | 第212-214页 |
1、曹寅发资刊刻《盐志》 | 第212页 |
2、徐乾学发资刊刻《日下旧闻》 | 第212页 |
3、曹寅发资刊刻《曝书亭集》 | 第212-214页 |
十四 小结 | 第214-215页 |
附录一:朱彝尊交游人物列表 | 第215-297页 |
附录二:朱彝尊大事行踪年表 | 第297-303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1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著情况 | 第310-311页 |
致谢 | 第311-31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3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