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FDI挤出挤入效应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研究FDI挤出挤入效应的创新点 | 第12页 |
·研究FDI挤出挤入效应的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国内外对FDI挤入挤出效应的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第2章 挤入挤出效应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挤入挤出效应的概述 | 第18-19页 |
·FDI概念的界定 | 第18-19页 |
·技术外溢效应概念 | 第19页 |
·挤入挤出效应概念 | 第19页 |
·研究挤入挤出效应的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填补缺口论与扩大缺口论 | 第20页 |
·罗格纳·纳克斯理论 | 第20-22页 |
·马柯洛普理论 | 第22页 |
·艾伦.格里菲恩理论 | 第22-24页 |
第3章 福建省、江苏省利用FDI的现状比较 | 第24-37页 |
·福建省、江苏省利用外资的概述 | 第24-28页 |
·两省利用FDI的总量比较 | 第24-26页 |
·两省外资来源地的比较 | 第26-28页 |
·两省利用FDI的结构差异 | 第28-35页 |
·两省利用FDI的产业分布比较 | 第28-33页 |
·两省FDI投入的地域分布比较 | 第33-35页 |
·两省FDI的业绩比较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福建、江苏两省利用FDI的挤入挤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37-52页 |
·挤入挤出效应的机理 | 第37-40页 |
·挤入效应作用机理 | 第37-39页 |
·挤出效应作用机理 | 第39-40页 |
·实证模型与方法 | 第40-43页 |
·样本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 第43-46页 |
·福建省样本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 第43-45页 |
·江苏省样本数据选取与处理 | 第45-46页 |
·实证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46-52页 |
·福建省利用FDI的挤入挤出效应的实证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江苏省利用FDI的挤入挤出效应的实证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48-52页 |
第5章 福建省、江苏省利用FDI挤入挤出效应的原因分析 | 第52-56页 |
·福建省挤入效应显著与江苏省挤入效应不明显原因的比较分析 | 第52-53页 |
·福建省FDI总体挤入效应显著的原因 | 第52-53页 |
·江苏省FDI总体挤入效应不明显的原因 | 第53页 |
·江苏省挤出效应明显与福建省挤出效应微弱原因的比较分析 | 第53-56页 |
·江苏省FDI挤出效应明显的原因 | 第54页 |
·福建省FDI挤出效应微弱的原因 | 第54-56页 |
第6章 福建省、江苏省进一步完善利用FDI的若干建议 | 第56-62页 |
·两省进一步完善利用FDI的共性建议 | 第56-59页 |
·加强FDI的地区导向 | 第56-57页 |
·加强FDI的产业导向 | 第57-59页 |
·两省进一步完善利用FDI的个性建议 | 第59-62页 |
·对福建省利用FDI的建议 | 第59-60页 |
·对江苏省利用FDI的建议 | 第60-62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