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一、导论 | 第11-16页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选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2.选题的意义 | 第12页 |
(二)论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 | 第15-16页 |
1.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16页 |
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相关概念阐释 | 第16-23页 |
(一)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内涵 | 第16-19页 |
1.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适格原告 | 第18-19页 |
3.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赔偿机制——补偿性赔偿 | 第19页 |
(二)惩罚性赔偿的法律定位 | 第19-23页 |
1.惩罚性赔偿的发展 | 第19-20页 |
2.惩罚性赔偿的法律性质 | 第20-21页 |
3.惩罚性赔偿的功能 | 第21-22页 |
4.惩罚性赔偿与补偿性赔偿 | 第22-23页 |
三、惩罚性赔偿制度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内在契合 | 第23-29页 |
(一)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适用惩罚性赔偿的必要性诠释 | 第23-27页 |
1.补偿性赔偿的有限性 | 第23-24页 |
2.惩罚性赔偿的独特性 | 第24-26页 |
3.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特殊性 | 第26-27页 |
(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适用惩罚性赔偿的可行性分析 | 第27-29页 |
1.我国已有理论与实践基础 | 第27-28页 |
2.域外现存理论及实践经验 | 第28-29页 |
四、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域外借鉴 | 第29-35页 |
(一)英国—以惩罚性赔偿实现威慑与惩罚 | 第29-31页 |
1.适用条件 | 第29-30页 |
2.惩罚性赔偿金额 | 第30-31页 |
(二)美国—以惩罚性赔偿促进私人协助执法 | 第31-33页 |
1.适用条件 | 第31-32页 |
2.惩罚性赔偿金额 | 第32-33页 |
(三)澳大利亚—以惩罚性赔偿进行特殊救济 | 第33-34页 |
(四)域外惩罚性赔偿制度经验借鉴 | 第34-35页 |
1.拓宽惩罚性赔偿适用范围 | 第34-35页 |
2.确定惩罚性赔偿金额的多重因素 | 第35页 |
3.限制惩罚性赔偿金额过高 | 第35页 |
五、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路径 | 第35-44页 |
(一)具化适用条件 | 第35-38页 |
1.主观要件—故意与重大过失 | 第35-36页 |
2.客观要件—行为违法 | 第36页 |
3.因果关系要件—高度盖然性 | 第36-37页 |
4.适格诉讼原告 | 第37-38页 |
5.排除抗辩事由 | 第38页 |
(二)合理设定惩罚性赔偿金 | 第38-42页 |
1.具化惩罚性赔偿金的赔偿范围 | 第38-39页 |
2.确定惩罚性赔偿金额 | 第39-41页 |
3.合理分配惩罚性赔偿金 | 第41-42页 |
(三)建立配套机制 | 第42-44页 |
1.企业互助基金制度 | 第42-43页 |
2.环境公益劳动制度 | 第43页 |
3.加强与环境行政执法的衔接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页 |
注释 | 第44-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