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40页 |
·几种常见的水处理技术 | 第13-16页 |
·物化法 | 第13-14页 |
·生化处理法 | 第14-15页 |
·化学法 | 第15-16页 |
·臭氧氧化水处理技术 | 第16-19页 |
·臭氧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17-18页 |
·羟基自由基(·OH)的性质 | 第18-19页 |
·臭氧的氧化机理 | 第19-21页 |
·单独臭氧化水处理的缺陷 | 第21-22页 |
·臭氧类高级氧化技术 | 第22-31页 |
·H_2O_2/O_3水处理体系 | 第23页 |
·UV/O_3处理技术 | 第23-24页 |
·均相催化臭氧化 | 第24-25页 |
·异相催化臭氧化技术 | 第25-29页 |
·催化剂表面性质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26页 |
·催化剂的前驱体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26-27页 |
·不同物相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27页 |
·活性组分比例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27页 |
·催化剂失活 | 第27页 |
·异相催化臭氧化催化剂的类型 | 第27-29页 |
·异相催化臭氧化机理 | 第29-31页 |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主要任务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40页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第40-48页 |
·实验原料和仪器 | 第40-41页 |
·实验原料 | 第40页 |
·实验仪器 | 第40-41页 |
·实验装置流程 | 第41页 |
·实验分析 | 第41-45页 |
·液相中臭氧浓度的测定[1] | 第41-43页 |
·气相臭氧浓度测定[2] | 第43页 |
·H_2O_2浓度的测定 | 第43-44页 |
·测定溶液中乙酸浓度 | 第44页 |
·测定苯乙酮、2,4-滴丙酸、3,4,5,6-四氯吡啶甲酸和硝基苯等溶液浓度. | 第44页 |
·化学需氧量(COD)测定 | 第44页 |
·溶液中 pH 值测定 | 第44-45页 |
·催化剂制备方法 | 第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47页 |
·反应体系中参数 Rct值物理意义和求算方法[5] | 第45-46页 |
·测定有机物(M)与臭氧和羟基自由基反应的速率常数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第四章 TS-1 型钛硅分子筛催化 H_2O_2/O_3降解乙酸 | 第48-57页 |
·实验内容 | 第48-49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49-54页 |
·催化臭氧化体系对乙酸的去除率的影响 | 第49页 |
·催化剂的浓度和进气臭氧浓度对乙酸降解的影响 | 第49-50页 |
·初始双氧水浓度对乙酸去除率的影响 | 第50-51页 |
·催化臭氧化反应的机制及动力学方程 | 第51-52页 |
·催化臭氧化乙酸的动力学机制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第五章 V_2O_5-TiO_2-AlF_3/Al_2O_3催化臭氧化 2,4-滴丙酸性能 | 第57-66页 |
·实验内容 | 第57页 |
·结果讨论 | 第57-64页 |
·催化剂的 XRD 性能表征 | 第57-59页 |
·V_2O_5-TiO_2-AlF_3/Al_2O_3催化降解 2,4-DP | 第59页 |
·不同钒钛比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59-60页 |
·pH 对催化臭氧化的影响 | 第60-61页 |
·动力学研究 | 第61-63页 |
·催化活性的稳定性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
第六章 V_2O_5-TiO_2-AlF_3/Al_2O_3催化臭氧化降解 3,4,5,6-四氯吡啶甲酸、苯乙酮和乙酸的性能 | 第66-77页 |
·实验内容 | 第66-67页 |
·实验内容 | 第67-74页 |
·气流量对催化臭氧化降解四氯吡啶甲酸的影响 | 第67页 |
·V_2O_5-TiO_2-AlF_3/Al_2O_3催化臭氧化四氯吡啶甲酸的效能 | 第67-68页 |
·V_2O_5-TiO_2-AlF_3/Al_2O_3催化臭氧化四氯吡啶甲酸的动力学特性 | 第68-70页 |
·V_2O_5-TiO_2-AlF_3/Al_2O_3催化臭氧化苯乙酮和乙酸的效能及动力学特性 | 第70-73页 |
·制备催化剂不同前驱体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73-74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