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近现代别墅庭园景观设计研究(1840-1949)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研究对象的界定范围 | 第8-9页 |
| ·西湖范围的确定 | 第8页 |
| ·近现代时间段的确定 | 第8-9页 |
| ·别墅的概念确定 | 第9页 |
| ·别墅庭园的范围确定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6页 |
| ·史籍 | 第10页 |
| ·近现代文献 | 第10-11页 |
| ·国内当代文献 | 第11-16页 |
| ·国外文献 | 第16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页 |
| ·研究路线与方法 | 第16-19页 |
| ·研究路线 | 第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 2 西湖概况及别墅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 第19-25页 |
| ·杭州西湖的地理概况 | 第19-20页 |
| ·西湖的历史沿革 | 第20-23页 |
| ·西湖近现代别墅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 第23-25页 |
| ·西方传教事业及对外贸易的发展 | 第23-24页 |
| ·开埠、租界 | 第24页 |
| ·沪杭铁路开通和旧有城墙的拆除 | 第24-25页 |
| 3 西湖近现代别墅发展的历史与研究 | 第25-38页 |
| ·西湖近现代发展的几个阶段 | 第25页 |
| ·西湖近现代别墅发展的几个阶段 | 第25-31页 |
| ·初始期(1840-1895) | 第25-26页 |
| ·发展初期(1895-1911) | 第26-28页 |
| ·发展中期(1911-1927) | 第28-29页 |
| ·发展后期(1927-1937) | 第29-30页 |
| ·凋零期(1937-1949) | 第30-31页 |
| ·西湖近现代别墅的分布 | 第31-35页 |
| ·湖滨别墅 | 第32-33页 |
| ·坡地别墅 | 第33-34页 |
| ·林中别墅 | 第34页 |
| ·临街别墅 | 第34-35页 |
| ·西湖近现代别墅的风格 | 第35-37页 |
| ·西式别墅 | 第36页 |
| ·中式别墅 | 第36页 |
| ·中西结合式别墅 | 第36-37页 |
| ·小结 | 第37-38页 |
| 4 西湖近现代别墅庭园景观的调查研究及分析 | 第38-70页 |
| ·别墅庭园景观调查研究方法 | 第38页 |
| ·西湖近现代别墅庭园空间设计 | 第38-48页 |
| ·别墅环境的分析与布置 | 第38-46页 |
| ·西湖近现代别墅的平面布局类型 | 第46-47页 |
| ·西湖近现代别墅庭园平面基本布局形式 | 第47-48页 |
| ·西湖近现代别墅庭园的规模 | 第48-50页 |
| ·别墅造园师及主人与庭园的关系 | 第50-53页 |
| ·庭园别墅随主人身份而呈现的分布规律 | 第50-52页 |
| ·别墅主人喜好对庭园的影响 | 第52-53页 |
| ·造园师 | 第53页 |
| ·西湖近现代别墅庭园的风格及演变 | 第53-60页 |
| ·西湖近现代别墅庭园风格 | 第54-59页 |
| ·西湖近现代别墅庭园风格的演变 | 第59-60页 |
| ·别墅庭园造园要素 | 第60-69页 |
| ·园路 | 第61-62页 |
| ·水体 | 第62页 |
| ·山石 | 第62-63页 |
| ·植物 | 第63-64页 |
| ·景观小品 | 第64-66页 |
| ·附属设施 | 第66-69页 |
| ·小结 | 第69-70页 |
| 5 西湖近现代别墅庭园景观特色分析 | 第70-75页 |
| ·别墅庭园布局的融合 | 第70-72页 |
| ·以西式庭园布局为主 | 第71页 |
| ·以中式庭园布局为主 | 第71-72页 |
| ·别墅庭园装饰的融合 | 第72-74页 |
| ·以中式装饰为主 | 第72-73页 |
| ·以西式装饰为主 | 第73-74页 |
| ·别墅庭园功能的融合 | 第74-75页 |
| 6 结论 | 第75-77页 |
| ·结论 | 第75页 |
| ·接下来的工作方向 | 第75-76页 |
| ·别墅庭园对近现代城市的意义及启示 | 第76-77页 |
| ·别墅庭园景观对近现代城市绿化的意义 | 第76页 |
| ·别墅庭园景观设计对今天的启示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 附录 | 第79-87页 |
| 个人简介 | 第87-88页 |
| 导师简介 | 第88-89页 |
| 致谢 | 第89页 |